【缊的意思(缊字的笔顺拼音及读音部首笔画)】在汉字学习中,许多生僻字往往让人感到困惑,尤其是那些不常出现在日常生活中但又出现在古文或诗词中的字。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解析“缊”这个字,包括它的含义、拼音、笔顺、读音、部首以及笔画数等信息,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缊”是一个较为少见的汉字,但在古代文献中偶尔会见到。它的拼音是“yùn”,声调为第四声。在普通话中,“缊”通常用于描述一种质地粗糙、颜色暗淡的布料,尤其是在古代,常用来形容粗劣的衣物。例如《诗经》中有“缊袍不耻”的说法,意思是穿着破旧的衣服也不觉得羞耻,体现了一种安贫乐道的精神。
从字形结构来看,“缊”字由“纟”和“昷”两部分组成,属于左右结构。其中,“纟”是表示与丝线、纺织有关的部首,而“昷”则作为声旁,提示了该字的发音。因此,“缊”字的部首是“纟”,总共有14画,具体笔顺如下:
1. 纟(横撇)
2. 横折钩
3. 横
4. 横
5. 竖
6. 横折
7. 横
8. 横
9. 横
10. 竖
11. 横折
12. 横
13. 横
14. 竖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缊”字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但在阅读古文或研究传统文化时,了解其意义和用法仍有一定的价值。此外,在一些文学作品或书法创作中,也可能出现这个字,了解它的基本知识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文本内容。
总的来说,“缊”虽然不是一个常见的汉字,但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了解它的读音、笔顺、部首和笔画,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这一字的使用方法,并在需要时准确运用。对于热爱汉字文化的朋友来说,这样的学习过程不仅有助于提升语言能力,也能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