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文明上网及rdquo及主题班会教案)】一、活动背景: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我们学习、生活和交流的重要平台。然而,网络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伴随着一些不良现象,如网络谣言、网络暴力、沉迷网络游戏等。为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使用观念,增强网络法治意识和道德素养,特开展本次“文明上网”主题班会。
二、活动目的:
1. 帮助学生了解网络的利与弊,提高对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
2. 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上网习惯,远离不良信息。
3. 增强学生的网络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4. 倡导文明上网行为,营造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
三、活动时间:
2025年4月10日(星期四)下午第三节课
四、活动地点:
XX中学X年级X班教室
五、参与人员:
全班同学及班主任
六、活动准备:
1. 班主任提前收集相关资料,制作PPT课件。
2. 准备视频素材或案例分析材料。
3. 设计互动环节的问题和讨论内容。
4. 准备宣传标语或手抄报展示区。
七、活动流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班主任通过提问引入主题:“你们平时上网都做些什么?有没有遇到过不好的网络经历?”引导学生思考网络带来的影响。
2. 知识讲解(10分钟)
通过PPT展示网络发展的现状、网络行为规范、网络法律法规等内容,帮助学生了解文明上网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10分钟)
播放一段关于网络诈骗、网络暴力的短视频,引导学生分析事件原因及后果,增强防范意识。
4. 小组讨论(15分钟)
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围绕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 你认为哪些行为是不文明的上网行为?
- 如果遇到网络欺凌该怎么办?
- 如何做到绿色上网、健康上网?
5. 分享交流(10分钟)
各组派代表分享讨论结果,其他同学补充观点,教师进行总结点评。
6. 倡议签名(5分钟)
发放“文明上网承诺书”,鼓励学生在承诺书上签名,表达自己践行文明上网的决心。
7. 总结提升(5分钟)
班主任总结本次活动内容,强调文明上网的重要性,并提出日常生活中应遵守的上网行为准则。
八、活动延伸:
1. 鼓励学生制作“文明上网”主题的手抄报或黑板报。
2. 布置一项家庭作业:与家长一起制定家庭上网公约。
3. 在班级设立“文明上网监督员”,定期检查班级成员的上网行为。
九、活动反思:
本次班会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增强了他们的网络安全意识和文明上网意识。今后将继续加强网络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共同维护清朗的网络空间。
十、注意事项:
1. 活动过程中注意语言文明,避免引发不必要的争议。
2. 对于涉及网络隐私的内容,要严格保密,不得随意公开。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给予引导和帮助。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