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 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能正确读写“我”、“多”、“想”、“看”等词语。
- 理解课文内容,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朗读、想象、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远方的向往之情。
-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 鼓励学生勇敢追求梦想,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难点:体会作者对“去看看”的强烈愿望,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三、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课文插图、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录音设备等。
-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初步认识生字词。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5分钟)
教师出示一幅美丽的风景图片,如天安门、长城、西湖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看到这些地方有什么感觉?”
接着引入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诗,题目是《我多想去看看》。你们想知道作者为什么这么想去看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
1.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
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圈出不认识的字。
3. 教师讲解生字词,如“多”、“想”、“看”、“北京”、“天安门”等,并指导书写。
4. 分组朗读,检查朗读情况,纠正发音错误。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15分钟)
1. 教师提问:
- “我多想去看看”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 作者想去哪里看看?为什么?
- 你有没有像作者一样,特别想去某个地方看看?
2. 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3. 小组代表发言,教师适时引导、补充。
4. 教师总结:作者非常渴望去外面看看,因为那里有美丽的地方和有趣的事情。
(四)朗读训练,情感体验(10分钟)
1. 教师带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语速、语气和停顿。
2. 学生模仿朗读,可以加入动作或表情,增强表现力。
3. 教师播放课文录音,学生跟读,感受语言的节奏和美感。
(五)拓展延伸,情感升华(10分钟)
1. 教师提问:“如果你有机会去一个地方看看,你会选择哪里?为什么?”
2.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3. 教师小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和向往,只要我们努力,就一定能实现。
(六)作业布置(5分钟)
1. 朗读课文给家长听,并请家长签字。
2. 用“我多想……”造句,至少两句。
3. 绘制一张“我想去的地方”的图画,并配上简单的文字说明。
五、板书设计
```
我多想去看看
我想去看——北京
我想去看——天安门
我想去看——长城
我想去看——西湖
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训练,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