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外出务工,导致大量儿童在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的情况下成长。这些孩子被称为“留守儿童”。他们在情感上缺乏陪伴,在学习上缺少引导,在心理上容易产生孤独、自卑等情绪。因此,开展以“关爱留守儿童”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教育价值。
二、活动目的
1. 增强学生对留守儿童群体的关注与理解,培养同理心。
2. 引导学生认识到家庭温暖与关爱的重要性。
3. 鼓励学生主动关心身边的同学,营造互帮互助的班级氛围。
4. 通过互动和分享,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情感交流能力。
三、活动时间
2025年4月5日(星期六)下午3:00—4:30
四、活动地点
学校多媒体教室
五、参与人员
全体初一(2)班学生及班主任老师
六、活动准备
1. 教师提前收集有关留守儿童的图片、视频资料。
2. 准备相关故事、歌曲、小品等节目素材。
3. 设计互动环节,如“我想对你说”、“我心中的家”等。
4. 制作简易的宣传海报和手抄报。
七、活动流程
1. 开场导入(5分钟)
主持人开场,介绍本次班会的主题:“关爱留守儿童,让爱成为成长的动力”。
2. 情感共鸣——观看视频(10分钟)
播放一段关于留守儿童生活的纪录片或短片,让学生直观感受他们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
3. 分享与讨论(15分钟)
- 学生轮流分享自己对“留守”的理解。
- 班主任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是留守儿童,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 小组讨论: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
4. 情景剧表演(10分钟)
由学生自编自演一个小品,内容围绕一个留守儿童在日常生活中的经历,展现其内心的渴望与坚强。
5. “我想对你说”环节(10分钟)
每位学生写下一封给留守儿童的信,表达自己的关心与鼓励,并由代表朗读出来。
6. 歌曲合唱(5分钟)
全班合唱《让世界充满爱》或《明天会更好》,营造温馨、积极的氛围。
7. 总结提升(5分钟)
班主任总结本次班会的意义,强调“爱”在成长中的重要性,鼓励大家从身边小事做起,传递温暖与关怀。
八、活动延伸
1. 组织一次“爱心帮扶”行动,为班级中可能存在的特殊学生提供帮助。
2. 鼓励学生在家中与父母沟通,了解家庭关系的重要性。
3. 在班级设立“关爱角”,定期分享有关留守儿童的新闻和感人故事。
九、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学生们不仅加深了对留守儿童的理解,也增强了自身的责任感和关爱意识。今后将继续关注这一群体,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与希望。
备注:
本教案注重情感体验与实践参与,旨在通过多元化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共鸣与行动力,真正实现“爱是成长的动力”的教育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