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文学作品中,书信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交流形式。它不仅承载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文化背景。今天我们要探讨的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写给友人李端叔的一封信——《苏轼答李端叔书》。
原文片段
轼顿首再拜,端叔足下:
久不奉书,愧负良多。近闻尊体康健,深慰我心。然闻公事繁忙,恐未能尽兴。轼虽愚钝,亦知为官不易。愿君以民为本,勤勉治政,不负圣恩。
至于文章之事,常言道:“文章合为时而著。”当今之世,文风浮躁,多务虚名。轼以为,文章当以真挚感人为主,切勿追逐虚荣。愿君能以此自勉,共勉于斯。
译文
苏轼叩头敬上,呈给端叔足下:
许久未曾给您写信,心中深感愧疚。近日听闻您身体安康,这让我十分欣慰。然而我也听说您的公务繁忙,恐怕无法尽情交谈。我虽然愚笨,但也明白做官的艰难。希望您能够始终将百姓放在首位,勤奋工作,不辜负朝廷的信任。
关于写作方面,古人有云:“文章应当符合时代的需求来创作。”当今社会,文风趋于浮夸,许多人追求表面的名声。我认为,文章应该以真诚打动人心为核心,避免盲目追求虚名。希望您也能以此激励自己,并与我共同勉励。
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问题一:苏轼在这封信中表达了哪些情感?
答案: 苏轼在这封信中主要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其健康的关心。同时,他还通过提及自己的感受来鼓励朋友要认真对待政务,保持正直的态度。
问题二:根据信件内容,请概括苏轼对于“文章”的看法是什么?
答案: 苏轼认为文章应贴近现实需求,强调真实性和感染力,反对仅仅为了追求虚名而忽视内容质量的做法。
以上就是关于《苏轼答李端叔书》的一些基本解读。通过这篇短小精悍的文章可以看出,即使是在忙碌的生活当中,苏轼依然保持着一颗平易近人的心,并且愿意与朋友们分享自己的见解。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并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