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综合简讯 >

祸起萧墙的典故

发布时间:2025-05-10 01:26:18来源:

——家国兴衰的警示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祸起萧墙”这个成语源于《论语·季氏》。孔子曾言:“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这里的“萧墙”指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而“祸起萧墙”意为内部矛盾或争端引发的灾祸。

这一典故讲述的是鲁国大夫季氏欲攻打邻国颛臾时,孔子对其行为表示强烈反对。他认为,真正威胁季氏家族安危的不是外部敌人,而是其内部的隐患与纷争。孔子以“萧墙”比喻家庭或国家内部的矛盾,提醒人们关注内部问题的重要性。

“祸起萧墙”至今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无论是家庭、企业还是国家,若忽视内部团结与治理,即便表面上看似强大,也可能因内部矛盾而走向衰败。因此,防微杜渐、注重内部建设,是避免危机的关键所在。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