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爆光381所虚假大学有哪些】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报考人数的逐年增加,一些不法分子也借机打着“大学”或“学院”的幌子,开设所谓的“虚假大学”,以骗取学生和家长的钱财。这些“虚假大学”不仅没有办学资质,而且往往在招生过程中使用误导性宣传,严重扰乱了正常的教育秩序。
近日,教育部正式对外公布了381所被认定为虚假的大学名单,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些学校多以“某某大学”、“某某学院”命名,但实际并无合法注册、无教学资质、无正规校园,甚至有的连官方网站都没有。它们通常通过网络平台、短信、电话等方式进行虚假招生,诱骗考生报名。
一、什么是“虚假大学”?
所谓“虚假大学”,是指那些未经教育部批准设立、未取得办学许可证、不具备学历教育资格的机构。它们往往以“野鸡大学”、“文凭工厂”等名义存在,声称可以颁发国家承认的学历证书,但实际上这些证书在教育部学信网上无法查询,也无法得到社会认可。
二、为什么会有“虚假大学”?
1. 利益驱动:部分人利用高考制度和家长对学历的重视,通过虚假招生牟取暴利。
2. 信息不对称:很多家长和学生对高校的认证流程不了解,容易被虚假宣传误导。
3. 监管难度大:由于互联网的普及,虚假大学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传播,给监管带来一定困难。
三、如何辨别“虚假大学”?
1. 查询教育部官网:所有正规高校都会在教育部网站上备案,可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进行核实。
2. 查看学校官网:正规高校都有官方网址,且内容详实、信息透明。若官网内容模糊、拼写错误,需提高警惕。
3. 咨询当地教育部门:如对某所学校存疑,可向当地教育局或招生考试院咨询。
4. 注意招生方式:正规高校不会通过短信、微信、电话等方式进行“保过”“包录取”等承诺。
四、教育部公布的381所虚假大学名单
虽然具体名单并未全面公开,但根据近年来的报道和通报,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虚假大学”名称,供参考:
- 中华国际大学
- 中国信息工程大学
- 中国管理科学大学
- 中国科技经济大学
- 中国现代远程教育学院
- 中国职业培训学院
- 民族大学(非正规)
- 北京工商管理大学
- 华夏大学(非正规)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只是部分例子,并非完整名单。建议考生及家长在选择学校时,务必通过正规渠道进行核实。
五、如何避免受骗?
1. 不要轻信“快速拿证”“低分录取”等承诺。
2. 不要随意点击不明链接或下载不明APP。
3. 选择有正规招生资质的高校,优先考虑“双一流”、“985”、“211”等重点院校。
4. 多听取老师、学长学姐的建议,避免盲目跟风。
六、结语
教育是关乎未来的大事,切勿因一时之便而误入歧途。教育部此次曝光381所虚假大学,是对不法行为的有力打击,也是对广大学生和家长的一次警示。希望广大考生和家长能够提高警惕,理性选择学校,远离“虚假大学”,走好人生每一步。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基于公开信息整理,旨在提醒大家防范虚假大学,如需进一步核实,请以教育部官方发布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