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古诗赏析及解释】《将进酒》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以豪放不羁的风格和深沉的情感著称,充分展现了李白“诗仙”的风采。全诗气势磅礴,情感奔放,既有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也有对及时行乐的倡导,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蔑视与超脱。
一、原文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二、字词解释
- 将进酒:即“请喝酒”,是劝酒的诗句。
- 君不见:这是李白常用的句式,用来引起读者注意,强调后面的内容。
- 黄河之水天上来:形容黄河从天边奔腾而来,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浩瀚。
- 高堂明镜悲白发:在明亮的镜子前看到自己头发变白,感叹时光飞逝。
- 朝如青丝暮成雪:早晨还是黑发,傍晚就白了,比喻人生短暂。
- 人生得意须尽欢:在人生得意的时候,应当尽情享受。
- 莫使金樽空对月:不要让手中的酒杯空对着月亮,要借酒抒怀。
- 天生我材必有用:表达对自己才华的自信。
- 千金散尽还复来:即使金钱用光,也终会再回来,表现一种豁达的心态。
- 烹羊宰牛且为乐:宰杀牛羊,尽情欢乐。
- 会须一饮三百杯:形容饮酒豪迈,不拘小节。
- 岑夫子,丹丘生:指朋友或知己,邀请他们一起饮酒。
- 钟鼓馔玉:富贵人家的享乐生活。
- 但愿长醉不复醒:希望永远沉醉,不再醒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
- 古来圣贤皆寂寞:古代圣贤往往孤独无依。
- 惟有饮者留其名:只有饮酒的人才被后人记住。
- 陈王昔时宴平乐:引用曹植(陈王)在平乐观设宴的典故。
- 斗酒十千恣欢谑:一斗酒价值十千钱,尽情欢乐。
- 主人何为言少钱:主人为何说钱不够?
- 径须沽取对君酌:直接买酒来陪你喝。
- 五花马,千金裘:珍贵的马匹和皮衣。
- 呼儿将出换美酒:叫孩子把东西拿去换酒。
- 与尔同销万古愁:和你一起消解千古的忧愁。
三、赏析
《将进酒》不仅是李白饮酒诗中的巅峰之作,更是他个性与思想的集中体现。诗中充满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既有对生命短暂的哀叹,也有对理想追求的执着;既有对世俗功名的不屑,也有对友情与欢乐的珍惜。
李白在这首诗中展现了他的豪情壮志和洒脱不羁的性格。他并不因人生的无常而沮丧,反而以一种豁达的态度面对一切。他相信自己的才华终将得到认可,即便暂时失意,也不改初衷。
同时,他也借酒抒怀,通过饮酒来排遣内心的苦闷与孤独。这种“借酒消愁”的方式,在当时是一种常见的情感表达方式,但在李白笔下却显得格外真挚动人。
四、艺术特色
1. 语言豪放:全诗语言奔放,节奏感强,读来朗朗上口。
2. 情感强烈:情感起伏大,从悲叹到豪迈,再到愤世,层层递进。
3. 用典自然:引用历史人物和典故,增强诗歌的厚重感。
4. 结构紧凑:全诗虽长,但层次分明,逻辑清晰。
五、结语
《将进酒》不仅是一首劝酒诗,更是一首关于人生、理想与情感的哲理诗。它体现了李白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坚持以及对命运的抗争。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这首诗都以其独特的魅力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成为中华文化中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