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真东渡日本是发生在什么时期】鉴真东渡日本是中国历史上一段具有深远影响的外交与文化交流事件。这一事件不仅体现了古代中日两国之间的友好往来,也反映了佛教文化在东亚地区的传播与发展。那么,鉴真东渡日本到底是在什么时期发生的呢?
鉴真,本名金乔觉,是唐代著名的高僧,出生于公元688年,俗姓李,江苏扬州人。他自幼聪慧好学,出家后潜心研究佛法,尤其精通律宗,被誉为“律宗大师”。为了将佛教戒律传入日本,他历经多次努力,最终成功东渡日本。
根据历史记载,鉴真第一次尝试东渡是在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然而,由于当时海上交通条件有限,加上风浪、海盗等危险因素,他的船队在途中遭遇了多次挫折,最终未能成功抵达日本。此后,他又先后进行了四次东渡尝试,但都因各种原因失败。
直到唐玄宗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鉴真终于第六次踏上东渡之路,并最终成功到达日本。这一年,他已年近七旬,身体状况并不理想,但他仍然坚持完成自己的使命。他在日本受到了朝廷和佛教界的热烈欢迎,并被授予“大和尚”的称号。
在日本期间,鉴真不仅传授佛教戒律,还参与了奈良唐招提寺的建设,对日本佛教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此外,他还带去了大量佛经、佛像、医药书籍以及中国的建筑、绘画、书法等文化技艺,为日本的文化艺术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综上所述,鉴真东渡日本主要发生在唐朝天宝年间,即公元753年。这次东渡不仅是一次宗教传播的壮举,更是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篇章。通过鉴真的努力,佛教文化得以在日本扎根并发扬光大,同时也加深了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