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是什么意思】“暨南”这个词,听起来可能有些陌生,但如果你是暨南大学的学生或与之有过接触,你一定对它不陌生。那么,“暨南”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它背后又有什么样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呢?
“暨南”一词最早来源于《尚书·禹贡》中的“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意思是说,从东方的海洋到西方的沙漠,南方和北方都受到了文明的熏陶。这里的“暨南”可以理解为“面向南方”或“向南传播”的意思。
后来,这一词语被赋予了更具体的历史意义。1906年,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张之洞在广东创办了一所旨在“宏教泽而系侨情”的学校,这就是今天闻名全国的暨南大学。学校的名称“暨南”正是取自“暨南”二字的寓意,意在“面向南方、弘扬中华文化”,同时也体现了当时国家重视海外华侨教育、希望中华文化能够传播到世界各地的愿望。
因此,“暨南”不仅仅是一个地名或校名,更是一种精神象征,代表着一种开放、包容、传播中华文化的使命感。如今,暨南大学作为中国第一所由政府设立的华侨高等教育机构,肩负着培养海外华人学子、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使命。
除了“暨南大学”,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偶尔也会看到“暨南”这个词出现在一些地名、企业名或品牌中。例如,广州有一个地方叫“暨南”,就是因靠近暨南大学而得名。此外,一些与华侨有关的组织或活动也可能会使用“暨南”作为名称的一部分,以彰显其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
总的来说,“暨南”不仅是一个名字,更承载着一段历史、一种情怀和一种责任。它提醒我们,文化的力量在于传播,而传播的起点往往是从“南”开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