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会计分录如何做】在企业日常经营中,存货是重要的流动资产之一。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部分存货可能因价格下跌、损坏或滞销等原因,导致其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价。为了更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会计上需要对这部分存货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那么,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会计分录如何做呢?下面将详细说明。
一、什么是存货跌价准备?
存货跌价准备是指企业在期末对存货进行减值测试后,发现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其成本时,按照差额计提的准备金。这属于一种资产减值准备,目的是确保企业财务报表能够更加客观、公允地反映存货的实际价值。
二、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条件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当出现以下情况时,企业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1. 存货市价持续下跌;
2. 存货已过期或毁损;
3. 存货的使用或出售受到限制;
4. 其他表明存货可能发生减值的情况。
三、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会计处理
当企业确认某项存货发生减值时,应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的原则进行计量,并计提相应的跌价准备。具体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资产减值损失——存货跌价准备
贷:存货跌价准备
其中,“资产减值损失”科目用于记录企业因资产减值而产生的损失,影响当期利润;“存货跌价准备”则是存货的备抵科目,用来冲减存货的账面价值。
例如:某公司某类存货的成本为100万元,经评估其可变现净值为85万元,那么应计提15万元的存货跌价准备。会计分录为:
借:资产减值损失 150,000元
贷:存货跌价准备 150,000元
四、后续计量与转回
如果之后存货的价值回升,企业可以在原计提范围内转回跌价准备。此时的会计分录为: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但需要注意的是,转回的金额不得超过原计提的金额,且不得影响以前年度的利润。
五、注意事项
1. 及时性:企业应在每个会计期末对存货进行减值测试,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2. 合理性:计提金额应基于合理的估值方法,如市场价格、预计售价等。
3. 披露要求:在财务报表附注中,企业应披露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情况及影响。
六、总结
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会计分录如何做,关键在于准确判断存货是否发生减值,并按照规定的会计准则进行账务处理。通过合理计提跌价准备,企业可以更加真实地反映自身的财务状况,也为投资者和管理层提供更有价值的决策依据。
总之,存货跌价准备的处理虽然看似简单,但在实际操作中仍需谨慎对待,以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