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是怎么借助电脑说话的】史蒂芬·霍金,这位被誉为“宇宙之王”的著名物理学家,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十年里,虽然身体几乎完全失去行动能力,但他依然以非凡的智慧和坚韧的精神,继续为人类科学事业做出巨大贡献。而他与外界沟通的方式,也成为了许多人关注的焦点——他是如何借助电脑说话的?
霍金在20世纪80年代被诊断出患有渐冻症(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这种疾病逐渐剥夺了他控制身体的能力。到了1985年,他失去了语言功能,无法通过传统方式与人交流。然而,他的大脑依然活跃,思维敏捷,为了继续发表观点、进行学术研究,他不得不依靠科技手段来实现与世界的沟通。
最初,霍金使用的是一个由剑桥大学的研究团队开发的特殊软件系统。这个系统基于语音合成技术,能够将他选择的单词或短语转化为语音输出。但随着病情的发展,他的肢体活动能力进一步下降,甚至无法使用传统的键盘输入。
于是,研究人员为他设计了一套更为先进的辅助沟通系统。这套系统的核心是利用他仅剩的微弱肌肉运动来操作设备。起初,他只能通过面部的一块肌肉(通常是脸颊)来控制一个光标,随后通过屏幕上的虚拟键盘选择词语。随着技术的进步,后来他改用眼动追踪技术,即通过眼睛的移动来选择文字,大大提高了输入速度和效率。
霍金的沟通方式经历了多次技术升级。他使用的软件名叫“SpeakOut”,是由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为其量身定制的。这个系统不仅支持文字输入,还能根据他的习惯自动预测常用词汇,从而加快交流速度。此外,他还与美国公司合作,使用了一种基于眼动跟踪的语音合成器,让他能够更自然地表达思想。
尽管霍金的身体被疾病束缚,但他从未停止对宇宙奥秘的探索。他通过电脑发出的声音,成为全球无数人心目中的智慧象征。他的声音虽然机械,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与对人类未来的关怀。
霍金的故事不仅是科学的传奇,更是科技与人类意志结合的典范。他的经历激励了无数人,尤其是那些面临身体障碍的人,让他们看到希望与可能。正如他所说:“无论你身处何地,只要你不放弃,就一定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
通过电脑,霍金不仅打破了身体的限制,也让世界听到了他的声音。他的存在,证明了科技的力量,也展现了人类精神的伟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