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江千尺浪是哪首古诗】“过江千尺浪”这句话听起来非常有气势,仿佛描绘出江河奔腾、波涛汹涌的壮阔景象。许多人听到这句话时,都会好奇它出自哪首古诗。其实,“过江千尺浪”并不是一首完整古诗的标题,而是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一首五言绝句《风》。
这首诗全文如下:
> 解落三秋叶,
> 能开二月花。
> 过江千尺浪,
> 入竹万竿斜。
这首诗虽然只有四句,但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生动地描绘了“风”的力量和影响。前两句讲的是风在秋天能吹落树叶,在春天能催开花朵;后两句则用夸张的手法表现风在江面上掀起千尺高的浪,在竹林中使万千竹竿倾斜。整首诗通过自然现象,展现了风的威力与无处不在的特性。
“过江千尺浪”这一句之所以广为流传,正是因为它的画面感极强,让人联想到江河奔流、巨浪翻滚的壮观场景。而“入竹万竿斜”则进一步渲染了风的力量,使得整首诗既有动感,又富有诗意。
需要注意的是,“过江千尺浪”并不是一首独立的古诗,而是出自《风》这首诗中的第三句。因此,如果有人问“过江千尺浪是哪首古诗”,答案应该是: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
此外,这句诗也常被引用在文学作品、影视作品或日常生活中,用来形容气势磅礴、波澜壮阔的场面。比如在描写自然景观、战斗场面或者情绪高涨的时刻,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
总的来说,“过江千尺浪”虽只是一句诗中的句子,但它所传达的意境和力量,却足以让无数人为之动容。这也正是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简洁之中见深意,平凡之中显非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