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阅读.相见欢朱敦儒】在浩瀚的中国古代文学长河中,词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承载着诗人对人生、情感与自然的深刻感悟。南宋词人朱敦儒的《相见欢》,便是其中一首极具代表性的作品。这首词以简练的语言、深沉的情感和婉约的意境,展现了作者对离别之情的细腻描绘,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内心世界的复杂与无奈。
《相见欢》全词如下:
>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江山,依旧绕孤舟。
> 玉炉香,红烛泪,黄昏后。一江烟水,载不动许多愁。
这首词虽篇幅不长,却意境深远,情感真挚。首句“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点明了时间和地点,也奠定了整首词的苍凉基调。金陵,即今天的南京,是六朝古都,历史上曾是无数文人墨客抒发情怀的地方。而“倚清秋”则进一步渲染出一种萧瑟、寂寥的氛围,为全词定下情感基调。
接下来,“万里江山,依旧绕孤舟”,描绘了一幅辽阔而孤独的画面。尽管江山依旧,但“孤舟”却显得格外凄凉,仿佛象征着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无助。这种对比手法,增强了情感的张力,使读者更能感受到词人内心的落寞与惆怅。
下阕“玉炉香,红烛泪,黄昏后”,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描写,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玉炉香”与“红烛泪”本是温馨之景,但在“黄昏后”的时间背景下,却透出一种淡淡的哀愁。这种由景入情的写法,使得整首词更具感染力。
最后一句“一江烟水,载不动许多愁”,是全词的点睛之笔。江水茫茫,烟雾缭绕,却无法承载词人满腹的愁绪。这种以景喻情的手法,既形象又含蓄,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令人回味无穷。
朱敦儒的《相见欢》不仅是一首描写离别之情的作品,更是一种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它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沉的情感,体现了宋代词人追求“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境界。读罢此词,仿佛能听到那位独坐西楼的词人,在秋风中低吟浅唱,诉说着心中难以言说的忧愁。
总的来说,《相见欢》以其优美的语言、深邃的意境和真挚的情感,成为宋词中不可多得的佳作。它不仅展示了朱敦儒高超的艺术造诣,也让我们在欣赏古典诗词的过程中,感受到古人那份细腻而深沉的情感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