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精选范文 >

共其乏困的乏困是什么用法

2025-10-30 16:10:32

问题描述:

共其乏困的乏困是什么用法,在线等,求大佬翻牌!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30 16:10:32

共其乏困的乏困是什么用法】在古文学习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看似简单却含义深奥的词语。比如“共其乏困”中的“乏困”,乍一看像是现代汉语中的“疲惫、困倦”,但若细细探究,它的用法和意义远不止于此。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共其乏困”的出处以及“乏困”一词在其中的具体用法。

“共其乏困”出自《左传·僖公三十年》:“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这段话是郑国大夫烛之武对秦穆公说的一番话,目的是劝说秦国不要攻打郑国。

在这段话中,“共其乏困”是一个关键句。这里的“共”是“供给、提供”的意思;“其”指代郑国;“乏困”则是“缺乏、不足”的意思。整句的意思是:如果秦国放弃攻打郑国,那么郑国可以作为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为秦国的使者提供所需物资,不会有什么损害。

因此,“乏困”在这里并不是指身体上的疲倦,而是指物资上的匮乏或短缺。它强调的是郑国愿意在外交上给予秦国一定的便利与支持,以换取秦国的宽恕与不进攻。

从语法结构来看,“乏困”是一个联合式名词短语,由“乏”和“困”两个字组成,两者意义相近,都表示“不足、缺乏”。在古文中,“乏”常用于表示物资、资源的不足,如“乏食”、“乏财”等;“困”则多指处境艰难或资源短缺,如“困窘”、“困乏”。

此外,“乏困”一词在其他文献中也有出现,如《战国策》中也有类似用法,均指向资源不足的状态。这说明“乏困”作为一个固定搭配,在古代汉语中具有特定的语义范围,不能随意替换或误解。

总结来说,“共其乏困”中的“乏困”并非指人身体的疲劳,而是指郑国愿意在物资供应方面给予秦国支持,以达成外交上的互利关系。这种用法体现了古文语言的精炼与含蓄,也提醒我们在阅读古文时,需结合上下文仔细分析词语的准确含义。

因此,理解“乏困”的真正用法,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古文内容,也能提升我们对古代汉语词汇的掌握能力。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