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古原草送别的诗意】《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代表作之一,虽为“赋得”诗,即按照特定题目所作,但其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历来被奉为经典。这首诗以古原草为意象,借景抒情,表达了对离别之情的深刻体悟,也寄托了对生命轮回与自然规律的哲思。
全诗如下:
>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从字面上看,这是一首描写草原四季变化的诗,但细细品味,便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意。首句“离离原上草”,描绘的是原野上茂盛的青草,一个“离离”二字,既写出了草木繁茂之态,也暗含了离别之意。接下来,“一岁一枯荣”,则点明了草木的生长周期,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与变迁。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全诗的精华所在。这两句不仅表现了草的生命力顽强,更象征着希望与重生。即使在最艰难的环境中,生命依然能够重新焕发生机,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正是诗人内心深处的写照。
后两句“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描绘了草色蔓延至古道和城郊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苍茫辽阔的意境。而最后一句“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则将视角转向离别之情。王孙,古代指贵族子弟,这里可泛指友人。诗人用“萋萋”形容草色浓密,也暗喻心中的离愁别绪如草般蔓延不止。
整首诗看似写景,实则抒情。通过草的生长与凋零,诗人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也寄托了对友情的珍视。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即使面对离别与困难,也要像草一样,坚韧不拔,迎接新的开始。
在今天看来,《赋得古原草送别》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自然诗,更是一部充满哲理的人生寓言。它告诉我们,生命的美好在于它的延续与再生,而离别虽令人感伤,却也是成长的一部分。正如那片古原上的草,无论经历多少风霜,终会在春风中重新萌发。
因此,这首诗之所以流传千古,不仅因其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更因其触及了人类共同的情感体验——对生命、对离别、对未来的思考与感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