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株待兔的株是什么意思】“守株待兔”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韩非子·五蠹》,原意是说一个人偶然捡到撞死在树桩上的兔子,便不再耕作,守在树桩旁等待下一只兔子。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不主动努力,而指望侥幸获得成功,或固守旧方法,不知变通。
其中,“株”字是这个成语中的关键部分,理解“株”的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把握整个成语的寓意。
一、
“守株待兔”的“株”指的是“树桩”或“树根”,即树木被砍伐后留下的根部。古人常将树木砍倒后留下一个树桩,用来作为标记或支撑物。成语中“守株”就是指这个人一直守在那个树桩旁边,希望再次捡到撞死的兔子。
“株”在这里并非指整棵树,而是指被砍伐后的树桩。因此,“守株”就是“守着树桩”的意思,整个成语强调的是因一次偶然的成功,就停止努力,寄希望于重复同样的好运,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二、表格说明
汉字 | 拼音 | 含义解释 | 在成语中的具体意义 | 成语整体寓意 | |
株 | zhū | 树桩、树根 | 被砍伐后剩下的树根或树桩 | 守在树桩旁等待兔子 | 不思进取,依赖侥幸 |
三、拓展理解
“株”在古汉语中还有其他用法,比如“株连”、“株式”等,但在这个成语中,它明确指向“树桩”。这种用法体现了古代农耕社会的生活场景,也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与思考。
成语“守株待兔”不仅是一个故事,更是对人们行为方式的一种警示:成功不能靠运气,而要靠努力和智慧。如果只是一味地等待“意外之财”,最终只会失去更多。
结语:
“守株待兔”的“株”是指树桩,成语通过这个形象的比喻,告诫人们不要因小利而放弃努力,也不要寄希望于不劳而获。理解“株”的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成语背后的道理。
以上就是【守株待兔的株是什么意思】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