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公式是怎样的】在企业的日常会计核算中,固定资产的折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不仅影响企业的财务报表,还关系到资产的使用价值和税务处理。那么,什么是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它的计算公式又是什么?
一、什么是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是指企业在一定期间内,对固定资产按照规定的折旧方法计提的折旧总额。它是固定资产原值减去累计折旧后的净值,即为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
二、固定资产累计折旧的计算公式
固定资产累计折旧的计算主要依据固定资产的原值、预计使用年限、残值率以及所采用的折旧方法。常见的折旧方法包括:
- 直线法
- 双倍余额递减法
- 年数总和法
以下是不同折旧方法下的累计折旧计算公式:
折旧方法 | 公式说明 |
直线法 | 年折旧额 = (原值 - 残值) ÷ 使用年限 累计折旧 = 年折旧额 × 已使用年数 |
双倍余额递减法 | 年折旧额 = 固定资产账面净值 × 2 ÷ 使用年限 累计折旧 = 各年折旧额之和 |
年数总和法 | 年折旧额 = (原值 - 残值) × (剩余使用年限 ÷ 年数总和) 累计折旧 = 各年折旧额之和 |
三、举例说明
假设某企业购买一台设备,原值为1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残值率为5%(即0.5万元),则:
直线法:
- 年折旧额 = (10万 - 0.5万) ÷ 5 = 1.9万元
- 第一年累计折旧:1.9万元
- 第二年累计折旧:3.8万元
- ……
- 第五年累计折旧:9.5万元
双倍余额递减法:
- 年折旧率 = 2 ÷ 5 = 40%
- 第一年折旧额 = 10万 × 40% = 4万元
- 第二年折旧额 = (10万 - 4万) × 40% = 2.4万元
- 第三年折旧额 = (6万 - 2.4万) × 40% = 1.44万元
- 第四年折旧额 = (3.6万 - 1.44万) × 40% = 0.864万元
- 第五年折旧额 = 0.5万(按残值调整)
- 累计折旧 = 4 + 2.4 + 1.44 + 0.864 + 0.5 = 9.204万元
年数总和法:
- 年数总和 = 1+2+3+4+5 = 15
- 第一年折旧额 = (10万 - 0.5万) × 5/15 = 3.167万元
- 第二年折旧额 = 9.5万 × 4/15 = 2.533万元
- 第三年折旧额 = 9.5万 × 3/15 = 1.9万元
- 第四年折旧额 = 9.5万 × 2/15 = 1.267万元
- 第五年折旧额 = 9.5万 × 1/15 = 0.633万元
- 累计折旧 = 3.167 + 2.533 + 1.9 + 1.267 + 0.633 = 9.5万元
四、总结
固定资产累计折旧的计算是企业资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计算方式因折旧方法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折旧方法,并严格按照会计准则进行核算,以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项目 | 内容 |
定义 | 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是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逐步转移的价值总和 |
计算方法 | 直线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等 |
公式 | 根据折旧方法不同,公式也不同 |
影响因素 | 原值、残值、使用年限、折旧方法 |
作用 | 反映资产价值变化,影响利润和税务处理 |
通过合理计算固定资产累计折旧,企业可以更准确地评估资产状况,提高财务管理的科学性与规范性。
以上就是【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公式是怎样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