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原文及翻译】《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北伐曹魏之前,向后主刘禅所上的一篇奏章。文章情感真挚,言辞恳切,表达了诸葛亮对国家的忠诚与对后主的期望,被誉为“千古忠臣之表”。本文将对《出师表》的原文进行整理,并附上逐句翻译,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内容。
一、《出师表》原文(节选)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治。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二、《出师表》原文及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 先帝(刘备)开创大业未完成一半就中途去世 |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 如今天下分裂为三国,益州(蜀汉)百姓疲惫、国力虚弱 |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这确实是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 |
亲贤臣,远小人 | 应亲近贤能的大臣,远离奸佞的小人 |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 这是前汉得以兴盛的原因 |
亲小人,远贤臣 | 如果亲近小人,疏远贤臣 |
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 这就是后汉衰败的原因 |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 |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 |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 都是忠厚诚实、心思忠诚的人 |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 所以先帝选拔他们来留给陛下 |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 宫廷和朝廷应该是一体 |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 对于奖惩和褒贬,不应该有所不同 |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 如果有人做坏事或尽忠尽善 |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 应该交给有关部门依法处理 |
以昭陛下平明之治 | 来彰显陛下公正清明的治理 |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 希望陛下把讨伐敌人、复兴汉室的重任托付给我 |
不效,则治臣之罪 | 如果没有成效,就请治我的罪 |
以告先帝之灵 | 来告慰先帝的在天之灵 |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 | 如果没有进献忠言,就责怪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怠慢 |
三、总结
《出师表》不仅是诸葛亮对后主刘禅的劝谏,更是他一生忠诚与责任的体现。文中强调了君臣之间的信任、国家治理的公正以及对贤臣的重视。通过这篇表文,我们可以感受到诸葛亮对蜀汉的深切关怀和对北伐的决心。
无论是从历史价值还是文学价值来看,《出师表》都是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它不仅展现了诸葛亮的政治智慧,也体现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感情。
如需完整版《出师表》原文及详细翻译,可参考《三国志·诸葛亮传》或相关古籍文献。
以上就是【出师表原文及翻译】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