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宫赋翻译一句一译重点词】《阿房宫赋》是唐代文学家杜牧创作的一篇借古讽今的著名散文,通过描绘秦朝修建阿房宫的奢华与暴政,表达了对统治者滥用民力、骄奢淫逸的批判。本文以“一句一译、重点词解析”的方式,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内容和语言特色。
一、文章总结
《阿房宫赋》结构严谨,语言华丽,情感充沛,通过对阿房宫的描写,展现了秦始皇的奢靡生活,并借此批评了秦朝的暴政,警示后人应以史为鉴,勤俭治国。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多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为了便于学习和理解,以下将逐句进行翻译,并标注每句中的重点词语及其解释。
二、逐句翻译与重点词解析表
原文 | 翻译 | 重点词及解释 |
六王毕,四海一。 | 六国君主灭亡了,天下统一了。 | 六王:指战国时期的六国诸侯。 毕:完毕,结束。 四海:指全国。 |
蜀山兀,阿房出。 | 蜀地的山光秃了,阿房宫才建起来。 | 兀:光秃,没有树木。 出:建成,出现。 |
哀哉!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 可悲啊!一个人的心思,也是千万人的心思啊。 | 哀哉:感叹词,表示惋惜。 心:心思,欲望。 |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 秦朝喜爱奢侈豪华,百姓也顾念自己的家。 | 爱:喜爱。 纷奢:豪华奢侈。 念:顾念,思念。 |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 为什么掠夺人民的财物像收取细小的金钱一样,使用却像对待泥土和沙子一样? | 取之尽锱铢:形容搜刮百姓,连极小的财物也不放过。 锱铢:古代重量单位,极小的量。 |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 让支撑大梁的柱子,比田间劳作的农民还要多; | 负栋:支撑屋梁。 南亩:农田。 |
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 | 横架在屋梁上的椽子,比织布机上的女工还要多; | 椽:屋梁上的木条。 工女:纺织的女子。 |
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 | 铁钉头闪闪发光,比粮仓里的谷粒还多; | 钉头:钉子的头部。 磷磷:明亮的样子。 庾:粮仓。 |
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 | 屋瓦的缝隙参差不齐,比身上穿的丝线还多; | 瓦缝:瓦片之间的缝隙。 帛缕:丝绸的丝线。 |
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 | 直的栏杆和横的门槛,比九州的城池还要多; | 直栏横槛:直立的栏杆和横放的门槛。 九土:九州,泛指全国。 |
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 管弦乐声嘈杂,比市场上的人说话还要多; | 呕哑:声音嘈杂。 市人:集市上的人。 |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 亡国之君的心思,一天天更加骄横顽固。 | 独夫:指秦始皇。 骄固:骄傲固执。 |
戍卒叫,函谷举; | 征兵的士兵呼喊,函谷关被攻下; | 戍卒:戍边的士兵。 函谷:函谷关,秦朝的重要关隘。 |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 楚人一把火,只留下一片焦土! | 楚人:指项羽。 一炬:一把火。 可怜:可惜,可叹。 |
三、总结
《阿房宫赋》不仅是一篇描写建筑的散文,更是一篇充满政治意味的讽刺之作。作者通过对比秦朝的奢靡与百姓的苦难,揭示了国家兴衰的规律。文中大量使用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语言华美而富有节奏感,极具艺术感染力。
通过逐句翻译和重点词解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杜牧的写作意图和文章内涵,有助于提高古文阅读能力与文学鉴赏水平。
以上就是【阿房宫赋翻译一句一译重点词】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