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JGJ(118-1998及冻土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JGJ118-98)】引发关注。《JGJ 118-1998 冻土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是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批准发布的行业标准,适用于我国冻土地区建筑工程的地基与基础设计。该规范旨在指导在寒冷地区进行建筑设计时,如何合理考虑冻土对建筑物的影响,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本规范涵盖了冻土的基本特性、冻胀与融陷的机理、地基基础的设计原则、施工要求以及维护措施等内容,为冻土地区的工程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一、规范主要
序号 | 内容分类 | 主要内容概述 |
1 | 总则 | 明确了规范的适用范围、设计原则及基本要求,强调冻土地区建筑应结合当地气候和地质条件进行设计。 |
2 | 冻土分类与特性 | 对冻土进行了分类,并介绍了其物理力学性质、冻胀变形规律及其对地基的影响。 |
3 | 地基设计 | 提出了冻土地区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冻胀与融陷的控制措施以及防止地基不均匀沉降的设计要点。 |
4 | 基础设计 | 规定了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桩基等不同类型基础在冻土环境下的设计要求和构造措施。 |
5 | 施工与维护 | 强调了施工过程中对冻土的保护措施,以及使用期间对地基的监测与维护建议。 |
6 | 附录 | 包含相关计算公式、参数表、设计示例等内容,便于实际应用。 |
二、规范特点与意义
1. 针对性强:针对我国北方及高海拔地区冻土分布广泛的特点,专门制定,具有较强的地域适应性。
2. 技术全面:从冻土特性分析到具体工程设计,内容系统完整,涵盖多个技术环节。
3. 可操作性强:通过附录提供大量数据和计算方法,便于工程师在实际项目中直接应用。
4. 安全可靠:强调冻胀与融陷的预防措施,提高了冻土区建筑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三、应用建议
- 在冻土地区进行建筑设计前,应充分调研当地冻土类型、深度及变化规律。
- 设计过程中需结合现场勘察资料,合理选择地基处理方式和基础形式。
- 施工阶段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冻土融化或冻结,避免对结构造成不利影响。
- 使用过程中应定期检查地基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
本规范是冻土地区建筑工程的重要技术依据,对于保障建筑安全、提高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技术发展和实践经验积累,后续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和完善。
以上就是【JGJ(118-1998及冻土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JGJ118-98)】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