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书古诗词整理归纳】在初中语文课程中,古诗词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承载着中华文化的精髓,也帮助学生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九年级下册的语文课本中,收录了多篇经典古诗词,这些作品风格各异、情感丰富,涵盖了不同时期、不同作者的创作成果。
本文将对九年级下册语文书中所涉及的古诗词进行系统整理与归纳,便于学生复习和理解。
一、《从军行》(其四)——王昌龄
原文: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将士征战的艰苦环境,表达了他们誓死守卫国家的决心和豪情。诗人通过“黄沙百战”、“不破楼兰”等意象,展现了戍边将士的英勇无畏和坚定信念。
二、《月下独酌》——李白
原文: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赏析:
这是李白最具代表性的诗作之一,表现了诗人孤独中的自我安慰与超脱。诗中“举杯邀明月”的浪漫想象,体现了诗人豪放不羁的性格和对自由精神的追求。
三、《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原文: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赏析:
这首词以边塞秋景为背景,抒发了将士们思乡之情和保家卫国的壮志。全词意境苍凉,情感深沉,展现了宋代边塞诗的独特风貌。
四、《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原文: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赏析:
此词气势恢宏,充满豪情壮志,展现了苏轼虽年岁渐长仍不失雄心的豪迈情怀。词中“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一句,更是成为千古名句,象征着抵御外敌、保卫国家的决心。
五、《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原文: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赏析:
这首词是辛弃疾晚年之作,抒发了他壮志未酬、英雄迟暮的感慨。全词情感激昂,结尾“可怜白发生”则令人唏嘘,表现出作者内心的无奈与悲愤。
六、《过零丁洋》——文天祥
原文: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赏析:
这首诗是文天祥被俘后所作,表达了他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精神。最后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成为传颂千古的名言,激励着无数后人。
七、《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原文: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赏析:
这首散曲以潼关为背景,通过对历史兴亡的回顾,揭示了人民在王朝更替中的苦难命运。语言凝练,情感深刻,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总结:
九年级下册语文书中的古诗词,既有边塞诗的豪迈,也有山水诗的悠远;既有抒发个人情感的细腻之作,也有表达家国情怀的壮丽篇章。这些作品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能力,也加深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
建议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注重诵读与背诵,结合注释和赏析,深入体会诗歌的情感与意境。同时,可以尝试仿写或改写,增强对古诗词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
通过这样的整理归纳,希望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九年级下册语文书中的古诗词内容,为中考备考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