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ppt课件】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一、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他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白居易并称“刘白”。其诗风刚健有力,情感深沉,常借景抒情,表达对人生、社会的深刻思考。
二、诗歌背景
这首诗是刘禹锡在扬州与白居易(即“乐天”)相会时所作,回应白居易在宴席上赠予他的诗。白居易在诗中表达了对刘禹锡长期贬谪的同情,而刘禹锡则借此机会抒发自己虽身处逆境却依然豁达乐观的情怀。
三、诗歌原文
>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四、逐句解析
1.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 “巴山楚水”指诗人被贬之地,环境荒凉。
- “二十三年”说明诗人被贬时间之久。
- 表现出诗人对过往遭遇的感慨和无奈。
2.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 “闻笛赋”典故出自向秀《思旧赋》,表达对故人的怀念。
- “烂柯人”出自《述异记》,比喻离乡太久,人事已非。
- 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追忆与现实的失落感。
3.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 “沉舟”、“病树”象征诗人自身处境艰难。
- “千帆过”、“万木春”则是对未来的希望与新生的象征。
- 这两句寓意深远,表现出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4.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 表达对友人关怀的感激。
- 通过饮酒来振奋精神,体现出诗人豁达乐观的心态。
五、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对自身经历的回顾,表达了诗人虽身处逆境,但仍不改初心、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希望。
六、艺术特色
- 借景抒情:以自然景象寄托内心情感。
- 用典巧妙:引用历史典故增强诗意深度。
- 哲理深刻:在感叹人生起伏中蕴含积极的人生观。
七、课堂拓展
- 可结合其他唐代诗人作品进行对比分析,如李白、杜甫等。
- 探讨“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现实意义。
- 鼓励学生联系自身经历,谈谈对“逆境中成长”的理解。
八、总结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不仅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怀的诗,更是一首充满哲理与希望的作品。它告诉我们:面对困境,不应沉沦,而应保持乐观,迎接新的开始。
如需进一步制作PPT页面设计建议或配图推荐,也可以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