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食品安全管理制度-20211116122708】为切实保障全校师生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进一步规范学校食堂及食品采购、加工、储存等环节的管理流程,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小学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该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适用于全校师生的日常饮食管理。
一、组织机构与职责分工
学校成立食品安全管理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分管后勤工作的副校长为副组长,成员包括总务处负责人、食堂管理员、卫生教师及相关班主任。领导小组负责制定食品安全工作计划,监督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定期组织检查与评估,确保食品安全工作有序开展。
二、食品采购管理
1. 所有食品原料必须从具有合法资质的供应商处采购,严禁购买“三无”产品。
2. 食品采购前需进行供应商资质审查,建立合格供应商名录,并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
3. 采购人员应认真核对食品名称、数量、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确保食品来源可追溯。
三、食品储存与保管
1. 食品应分类存放于专用仓库或冰箱中,保持清洁、通风、干燥,避免交叉污染。
2. 易腐食品应按规定温度保存,定期检查库存,及时处理过期或变质食品。
3. 建立食品出入库登记制度,做到账物相符,便于追踪管理。
四、食品加工与制作
1. 食堂工作人员须持有效健康证上岗,每日进行晨检,确保个人卫生良好。
2. 加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生熟分开,防止食物污染。
3. 烹饪过程要保证食品煮熟透彻,避免因加热不足引发食源性疾病。
五、餐具消毒与环境卫生
1. 餐具使用后应及时清洗消毒,采用高温蒸汽或化学消毒方法,确保消毒效果。
2. 食堂环境应保持整洁,每日清扫、定期大扫除,垃圾及时清理,防止蚊蝇滋生。
3. 定期对厨房设备、设施进行检查与维护,确保正常运行。
六、食品安全宣传教育
学校应通过班会、宣传栏、讲座等形式,加强师生食品安全知识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同时,鼓励家长参与食品安全监督,共同营造安全、健康的饮食环境。
七、应急处理与报告机制
一旦发现食品安全问题或疑似食物中毒事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并第一时间上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市场监管部门。同时做好患者救治和后续跟踪工作。
八、监督检查与考核
学校将定期对食品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检查与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对违反制度的行为,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理,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本制度是学校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要依据,全体教职员工应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共同维护校园食品安全,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