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愧于天地人(mdash及及mdash及忆恩师杨遵仪)】在人生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人如星辰般闪耀,照亮前行的路。而我的恩师杨遵仪,正是这样一位令人敬仰的学者与导师。他不仅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地质学家,更是一位心怀家国、德行兼备的长者。他的精神与教诲,至今仍深深影响着我,也让我明白何为“无愧于天地人”。
杨老师生于动荡年代,却始终坚守信念,以一颗赤子之心投身于科学事业。他一生致力于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的研究,为中国地质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他的身上,既有学者的严谨与执着,也有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在课堂上,他从不拘泥于书本知识,而是鼓励我们思考、质疑、探索。他说:“学问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理解世界。”这句话一直铭刻在我的心中。他常以生动的例子引导我们走进科学的殿堂,用通俗的语言解释复杂的理论,让枯燥的知识变得鲜活起来。
除了学术上的指导,杨老师更注重人格的培养。他常说:“做人要堂堂正正,做事要脚踏实地。”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这句话。无论是在科研工作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他都以身作则,展现出一种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精神。他从不追求虚名,只愿为真理而奋斗。
在我求学的道路上,他曾多次给予我无私的帮助。无论是论文的修改,还是人生方向的迷茫,他总是耐心倾听,给予建议。他从不以权威自居,而是像朋友一样与我们交流,让我们感受到一种平等与尊重。这种师生情谊,是任何语言都无法完全表达的。
杨老师的一生,是对“无愧于天地人”最好的诠释。他对天地万物充满敬畏,对国家民族满怀热爱,对他人怀有仁爱之心。他用一生践行着一个知识分子的责任与担当,也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如今,虽已物是人非,但杨老师的音容笑貌依旧清晰如昨。每当我在科研中遇到困难时,总会想起他的教诲;每当在人生选择面前犹豫时,总会想起他的坚定与从容。他是我生命中的灯塔,指引我前行的方向。
“无愧于天地人”,这不仅是杨老师一生的写照,也是我今后努力的目标。愿我们都能如他一般,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无悔的足迹,做一个真正有担当、有情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