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礼赞读后感】在阅读《白杨礼赞》这篇散文时,我仿佛置身于一片广袤的原野之中,耳边是风声呼啸,眼前是一棵棵挺拔的白杨树。作者茅盾以朴实而深情的语言,描绘了白杨树的坚韧与不屈,同时也借白杨之形,抒发了对北方农民和抗日军民的赞美之情。
白杨树,看似普通,却有着不平凡的精神。它生长在荒凉的土地上,不择环境,不畏风雨,始终挺立不倒。这让我想到,在我们生活中,也有许多像白杨一样的人,他们或许没有显赫的地位,也没有耀眼的光环,但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
文章中,作者将白杨树比作“力争上游”的象征,这种精神不仅体现在自然界的植物身上,也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在历史的长河中,正是无数这样的“白杨”撑起了民族的脊梁,无论是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还是在和平发展的今天,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这片土地。
读完这篇文章,我感受到一种强烈的震撼。它不仅仅是一篇描写白杨树的文章,更是一首献给平凡英雄的赞歌。它提醒我们,真正的伟大并不在于外表的华丽,而在于内心的坚定与执着。白杨树虽无花,却以其挺拔的姿态赢得了人们的敬仰;人亦如此,只要心怀信念,脚踏实地,就能在平凡中创造出不凡的价值。
在这个快节奏、浮躁的社会中,我们更需要这样的精神力量。面对困难与挑战,我们应当像白杨一样,不屈不挠,迎难而上。只有这样,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
《白杨礼赞》不仅让我重新认识了白杨树,也让我更加珍惜身边那些默默付出的人。他们就像白杨一样,虽然不起眼,却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愿我们都能成为生活中的“白杨”,在风雨中坚守,在阳光下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