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丘记翻译】《虎丘记》是明代文学家张岱所写的一篇散文,文章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苏州虎丘山的景色与人文风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与历史的深刻感悟。以下是对《虎丘记》的现代汉语翻译,力求在保留原意的基础上,语言通俗易懂,富有文采。
原文:
虎丘去城可数里,循山而南,有石径斜上,行二三里,得一寺。寺前有池,水清而静。寺后有亭,亭下有泉,泉声潺潺,如鸣佩环。山势不高,然幽邃可爱。游人不多,偶有僧人扫地,或坐禅,或诵经,神情自若,不为外物所动。
余尝夜宿寺中,月色如银,风声入耳,万籁俱寂。忽闻钟声自远而来,悠扬回荡,似有古人在吟咏。余倚窗而望,见山影朦胧,松柏苍翠,心旷神怡,恍若置身仙境。
虎丘之胜,不在其高,而在其幽;不在其奇,而在其静。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虎丘虽非名山,然其灵气犹存,令人流连忘返。
翻译:
虎丘距离城市不过几里路,沿着山势向南走,有一条石头小路斜斜向上,走了二三里,便到了一座寺庙。寺庙前面有一个池塘,水清澈而平静。寺庙后面有一座亭子,亭子下面有一眼泉水,泉水流动的声音轻轻响着,像是玉佩相碰发出的声响。这座山并不高,但景色幽深,十分可爱。游客并不多,偶尔能看到僧人在打扫院子,或是打坐,或是念经,神情安详,丝毫不受外界干扰。
我曾经在夜里住在寺庙里,月光如银一样洒落,风吹进耳朵,四周一片寂静。忽然听到远处传来钟声,悠长而回荡,仿佛有古人正在吟诗。我靠着窗户望去,只见山影模糊,松树和柏树苍翠欲滴,心情顿时变得开阔愉悦,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虎丘的美景,并不在于它高耸,而在于它的幽静;不在于它的奇特,而在于它的宁静。古人说:“山不在于高,有仙人居住就会有名。”虎丘虽然不是一座著名的高山,但它依然保留着一种灵气,让人流连忘返。
结语:
《虎丘记》不仅是一篇描写自然风光的文章,更是一篇抒发情怀、寄托思绪的作品。通过张岱的笔触,我们看到了一个安静、美丽、充满诗意的世界。无论是山林的幽静,还是寺庙的庄严,都让人心生向往,感受到一种超越现实的精神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