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长传原文及翻译】一、原文:
徐文长者,名渭,字文长,山阴人也。少有异才,七岁能属文,十岁通六艺,十五而学为诗赋,二十而游于吴越之间。其性孤傲,不拘小节,喜谈兵,好纵横之术。尝与诸生讲论经史,言辞激烈,多所驳难,人咸谓其狂。
然其才实不可掩。凡所作诗文,皆奇崛不群,意气风发。尝作《墨葡萄图》,题曰:“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时人叹其志士之怀,亦怜其穷困之状。
文长尤善画,工草书,兼通音律。尝以琴自娱,或醉卧林下,或独行江畔,放浪形骸,不拘礼法。然其心常怀天下,每见国事日非,便扼腕长叹,欲有所为,终不得志。
后遭逢乱世,屡试不第,遂隐于山林,与渔樵为伍。然其才名远播,士大夫多慕之,或赠金帛,或请其作文,皆不拒。然文长性傲,不肯屈身奉承,故虽有名,而仕途未显。
卒年五十四,葬于会稽之南,墓前无碑,唯石一块,刻“徐文长”三字而已。后人哀之,称其为“奇士”。
二、译文:
徐文长,原名徐渭,字文长,是浙江山阴人。他从小就展现出非凡的才华,七岁时就能写文章,十岁已经通晓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十五岁开始学习诗歌和辞赋,二十岁便游历吴越一带。他的性格孤高傲慢,不拘小节,喜欢谈论军事,精通纵横家的谋略。他曾与同窗们讨论经史,言辞激烈,常常提出不同的观点,人们都称他为狂人。
然而,他的才华确实难以掩盖。他所写的诗文,风格独特,气势非凡。他曾画过一幅《墨葡萄图》,并题诗道:“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当时的人感叹他的志士情怀,也为他的贫困处境感到惋惜。
徐文长尤其擅长绘画,书法草书也颇有造诣,还通晓音乐。他常以弹琴自娱,有时醉卧林间,有时独自在江边行走,放纵自我,不被世俗礼法束缚。但他的心中始终怀有对天下的关怀,每当看到国家局势日益衰败,便感慨叹息,想要有所作为,却始终未能如愿。
后来他经历了战乱,多次科举考试都不中,于是隐居山林,与渔民和樵夫为伴。尽管如此,他的名声远播,士大夫们都仰慕他,有人送给他金银财物,有人请他写文章,他都不拒绝。但徐文长性格高傲,不愿低头讨好别人,因此虽然有名声,却未能在仕途上有所成就。
他去世时五十四岁,安葬在会稽的南面,墓前没有石碑,只有一块石头,上面刻着“徐文长”三个字。后人对他十分哀悼,称他为“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