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我们的民族小学》原文及教案(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文《我们的民族小学》是一篇富有民族情感和文化气息的文章。它通过描写一所充满民族特色的学校,展现了不同民族学生共同学习、成长的温馨画面,激发了学生对祖国大家庭的热爱与认同感。
一、课文原文
《我们的民族小学》
早晨,从山坡上,从篱笆旁,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的。他们胸前的红领巾像一团团燃烧的火焰。
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鸟儿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的榕树行礼。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朋友坐在同一间教室里,认真地听讲,大声地朗读。窗外的安静,仿佛能听见他们读书的声音。
下课了,大家在操场上玩耍,有的跳绳,有的踢足球,还有的在追逐打闹。笑声充满了整个校园。这时,如果有一只蝴蝶飞过,同学们都会停下来,看看它停在哪片花瓣上。
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所美丽而温暖的学校。我们在这里一起学习,一起成长,就像一家人一样。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 掌握生字词,积累描写民族团结和校园生活的词语。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朗读、讨论、想象等方式,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 引导学生感受不同民族之间的和谐共处。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重各民族文化的意识。
- 激发学生对校园生活的热爱和对集体生活的向往。
三、教学重难点
-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民族团结的美好氛围。
- 难点: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体会文中“我们”这一称呼所蕴含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提问:“你们知道我国有多少个民族吗?你了解哪些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课题《我们的民族小学》,并展示一些民族小学的照片或视频,激发学生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画不认识的字词。
2. 教师讲解生字词,如“傣族”“景颇族”“阿昌族”等。
3. 分段朗读,边读边思考:课文描写了什么场景?有哪些民族的学生?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15分钟)
1. 分组讨论:
- 文中提到哪些民族?
- 作者是如何描写校园生活的?
- 为什么说“我们”是“一家人”?
2. 教师引导学生找出关键句子,如“不同民族的小朋友坐在同一间教室里”,体会民族团结的主题。
(四)拓展延伸(10分钟)
1. 展示中国各民族的图片,让学生认识更多民族。
2.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身边是否有不同民族的同学,谈谈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友谊。
3. 引导学生写一段话,描述自己心目中的“民族小学”。
(五)总结升华(5分钟)
教师总结课文主题,强调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各民族要互相尊重、团结友爱。鼓励学生从小树立民族团结意识,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五、作业布置
1. 抄写课文中的优美句子,并选择一句进行仿写。
2. 观察身边的同学,写一篇小短文,介绍你的好朋友是谁,来自哪个民族。
3. 预习下一课,做好课堂笔记。
六、板书设计
```
我们的民族小学
——民族团结的校园
汉族、傣族、景颇族、阿昌族
同学们在一起学习、玩耍
我们是一家人
```
七、教学反思
本课通过生动的课文内容和丰富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民族文化的素材,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爱国情怀。
结语:
《我们的民族小学》不仅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更是一堂生动的民族教育课。通过这篇课文,孩子们能够感受到祖国的多样与美好,体会到团结与友爱的力量。希望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这所学校中快乐成长,成为祖国未来的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