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说屏》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
《说屏》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中的一篇说明文,作者陈从周。文章通过介绍“屏”的历史、种类、作用及其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展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艺术魅力。文章语言生动,内容丰富,既有知识性,又富有文学色彩,是一篇适合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与审美情趣的好文章。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 掌握本文的生字词,理解并积累重点词语。
- 理解文章结构,掌握说明文的基本写作方法。
- 学会从文中提取信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朗读、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传统元素的传承与创新。
三、教学重难点
- 重点:理解“屏”的功能与文化意义,掌握说明文的写作特点。
- 难点:体会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情感态度,理解“屏”在现代生活中的价值。
四、教学方法
- 情境导入法:通过展示古代屏风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兴趣。
- 朗读品味法:通过反复朗读,感受语言的美感。
- 小组合作探究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完成相关任务。
- 多媒体辅助法:利用图片、音频、视频等手段增强教学效果。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导入新课(5分钟)
展示几幅不同风格的屏风图片,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用途?”引导学生思考“屏”的作用与文化内涵。
2. 初读感知(10分钟)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出生字词,教师纠正发音,讲解重点词语。
3. 整体把握(15分钟)
提问:文章围绕“屏”写了哪些内容?结构如何安排?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
4. 小结与作业(5分钟)
小结本节课内容,布置预习作业:查找“屏”的种类及现代应用。
第二课时
1. 复习导入(5分钟)
复习上节课内容,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2. 精读分析(20分钟)
分段精读课文,分析作者是如何介绍“屏”的功能、种类、历史以及文化意义的。结合具体语句,体会语言的生动性和准确性。
3. 合作探究(15分钟)
分组讨论:作者为什么说“屏”是“一种很实用的东西”?你认为“屏”在现代生活中还有没有存在的必要?
4. 拓展延伸(10分钟)
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谈谈自己见过的“屏”或“屏”的替代物,并思考其文化意义。
5. 总结提升(5分钟)
总结文章主旨,强调传统文化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关注身边的文化元素。
六、板书设计
```
说屏
——陈从周
一、什么是屏?
二、屏的作用
三、屏的文化意义
四、屏的现代价值
```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启发引导,通过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