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里,住着一位母亲和她的儿子。母亲名叫李秀兰,是个勤劳朴实的农村妇女。她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为一家人的生计奔波。丈夫早年因病去世,留下她和年幼的儿子相依为命。
尽管生活艰难,李秀兰从未在孩子面前表现出一丝疲惫。她总是笑着说:“日子再苦,只要我们在一起,就没什么过不去的。”孩子也渐渐学会了坚强,懂事地帮母亲干些力所能及的活。
有一次,孩子生病了,高烧不退。李秀兰背着孩子走了十几里山路,去镇上的卫生所求医。那天下着大雨,山路泥泞,她摔倒了好几次,但始终没有松开怀中的孩子。医生说孩子需要打针,但她手头连几块钱都拿不出来。于是,她连夜去邻村借了钱,才给孩子打了针。
从那天起,孩子更加懂事了。他开始学着照顾自己,也会在母亲劳累时递上一杯热水,说一句“妈,你辛苦了”。
多年后,孩子考上了大学,离开了家乡。临行前,母亲默默收拾行李,眼里含着泪,却只是轻声说:“好好读书,别想家。”
后来,孩子在城市里打拼,生活逐渐稳定。但他始终记得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记得母亲背着他走过的山路,记得那一句“别想家”。
母爱,就是这样无声却坚定的力量。它不张扬,却能支撑起整个世界。哪怕岁月流转,那份温暖,永远留在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