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勒效应与心理学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5-03-04 01:22:16来源:
福勒效应,也称为巴纳姆效应,是指人们倾向于接受那些模糊且普遍适用的描述,并认为这些描述准确地反映了他们自己的个性特点。这一现象最早由心理学家伯特伦·福勒(Bertram R. Forer)于1948年提出。他让他的学生填写了一份心理测试问卷,并随后提供了一份含糊不清的反馈报告。大多数学生都认为这份报告非常准确地描绘了他们的性格。
福勒效应揭示了人们如何容易被看似具体且个性化的信息所吸引,即使这些信息实际上是广泛适用的。这一发现对于理解个体对占星术、性格测试和心理咨询中的普遍性描述的反应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很多人可能会相信占星术提供的描述,因为这些描述听起来既特殊又准确,但实际上它们可以适用于大多数人。
了解福勒效应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在接收信息时的心理倾向,并提醒我们在评估信息时保持批判性思维。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