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干嶙峋的意思】“骨干嶙峋”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的骨骼突出、瘦削干瘪的样子。这个词语多用来描绘人因饥饿、疾病、劳累或长期营养不良而导致的极度消瘦状态,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和情感色彩。
从字面来看,“骨干”指的是人体的骨架,而“嶙峋”则形容山石突兀、崎岖不平的样子。将两者结合,形象地描绘出一个人身体干枯、骨节分明的状态,仿佛是被风吹过的枯树,毫无血肉支撑。
在文学作品中,“骨干嶙峋”常被用来刻画人物的悲惨命运或生活困境。例如,在描写战争后的难民、饥荒中的百姓,或是长期受苦的人身上,这一词语能够生动地传达出一种凄凉、无助的情感氛围。
此外,“骨干嶙峋”也常用于比喻事物的结构或基础部分过于显露,缺乏应有的支撑或保护。比如在建筑、艺术设计等领域,若某物的结构过于外露,没有足够的修饰或加固,也可用“骨干嶙峋”来形容其外观上的不协调感。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骨干嶙峋”在某些语境下可以作为描述性词汇使用,但在日常交流中,它往往带有较强的负面情绪色彩,因此在使用时需根据场合和对象谨慎选择,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误解或冒犯。
总之,“骨干嶙峋”不仅是一个形象生动的词语,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了解它的含义与用法,有助于我们在阅读和写作中更加准确地把握语言的细微差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