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精选范文 >

不耻下问成语故事和典故

2025-09-03 03:26:06

问题描述:

不耻下问成语故事和典故,急!这个问题想破头了,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03 03:26:06

不耻下问成语故事和典故】“不耻下问”是一个源自古代的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虚心求教、不以向地位或学识低于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儒家思想中重视学习和谦逊的精神,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知识与品德的高度重视。

一、成语出处与背景

“不耻下问”最早见于《论语·公冶长》:“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但更直接的引用出现在《论语·子罕》中:“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这表明孔子在面对他人提问时,总是认真对待,从不因对方身份卑微而轻视。

不过,“不耻下问”作为一个完整的成语形式,则更多地出现在后世文献中,尤其是《汉书·董仲舒传》中有提到:“不耻下问,所以成其德也。”

二、成语含义解析

词语 含义
不耻 不觉得羞耻
下问 向地位低、学问浅的人请教
整体含义 指不以向不如自己或地位较低的人请教为耻,形容人谦虚好学、尊重他人

三、历史典故

典故名称 出处 内容简述
孔子问礼于老聃 《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曾向老子请教礼仪,虽老子年长且学识渊博,孔子仍恭敬请教,体现了不耻下问的精神。
颜回问仁 《论语·颜渊》 颜回向孔子请教“仁”的含义,孔子耐心讲解,颜回虚心接受,展现了师生之间的相互尊重与学习态度。
王充求学 《后汉书·王充传》 王充年轻时曾向多位学者请教,即使对方地位不高,他也虚心学习,最终成为著名的思想家。

四、现代应用与启示

在现代社会,“不耻下问”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提醒人们:

- 学习无止境,应保持开放心态;

- 尊重他人,不论其身份地位;

- 虚心请教是提升自我、弥补不足的有效方式。

同时,这一成语也警示人们不要因为自满或骄傲而拒绝学习,否则容易陷入固步自封的误区。

五、总结

“不耻下问”不仅是古代文人修身立德的重要准则,也是现代人提升自我、促进成长的重要精神指引。通过学习和实践这一理念,我们可以在不断探索中实现个人的进步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项目 内容
成语来源 《论语》及后世文献
成语含义 不以向地位或学识低于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历史典故 孔子问礼、颜回问仁、王充求学等
现代意义 强调谦虚、尊重、持续学习的重要性

通过了解“不耻下问”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成语所蕴含的智慧,并将其运用到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

以上就是【不耻下问成语故事和典故】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