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庄子》二则原文及翻译】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庄子》作为先秦诸子散文的重要代表,以其独特的思想内涵和深邃的哲理吸引了众多学生的关注。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选取了《庄子》中的两篇经典文章,分别是《北冥有鱼》与《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这两篇文章不仅语言优美、寓意深远,而且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文学素养有着重要的培养作用。
一、原文
1.《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2.《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之乐’,曰‘我知之濠上也’。”
二、翻译
1.《北冥有鱼》
北海有一条鱼,名字叫鲲。鲲非常庞大,不知道有多大,有几千里的大小。它变成了一只鸟,名字叫鹏。鹏的背,也不知有多宽,有几千里的大小。当它奋起飞翔时,翅膀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云彩。这只鸟,在海风起时便要飞往南海。南海,是一个天然的大水池。
《齐谐》这本书,是用来记录怪异之事的。书中说:“当鹏飞往南海的时候,翅膀拍打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浪涛,乘着旋风直上九万里的高空,离开时用了六个月的时间。”那些像野马一样的雾气,还有飞扬的尘土,都是生物之间互相吹动产生的。天空的蓝色,是它的真正颜色吗?还是因为太远而看不到尽头呢?从高处看下面,也就像这样罢了。
2.《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庄子和惠子一起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鲦鱼在水中自由地游来游去,这是鱼的快乐啊。”惠子反驳道:“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回答:“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子继续说:“我不是你,自然不知道你的想法;而你也不是鱼,所以你根本不可能知道鱼的快乐。”庄子说:“让我们回到最初的问题。你说‘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那你是从哪里知道的呢?其实,你是从你自己的角度,也就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三、学习要点
1. 理解寓言手法:《北冥有鱼》通过夸张的比喻,表达出“逍遥”、“自由”的哲学思想,体现了庄子对个体精神解放的追求。
2. 体会对话艺术:《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是一段精彩的辩论,展现了庄子与惠子之间的智慧交锋,同时也反映了庄子“物我两忘”的思想境界。
3. 感悟人生哲理:庄子的文章常常引导人们跳出现实的束缚,思考生命的意义与存在的本质。
四、结语
《庄子》二则不仅是文言文学习的重要内容,更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思想作品。通过对这两篇课文的学习,我们不仅能提升文言阅读能力,更能从中汲取智慧,开阔眼界,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希望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深入理解庄子的思想,感受古典文学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