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客礼仪教案中班】一、活动目标:
1. 让幼儿了解基本的做客礼仪,懂得在别人家做客时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
2. 培养幼儿良好的礼貌用语和行为习惯,增强社会交往能力。
3. 通过情景模拟和互动游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做客礼仪。
二、活动准备:
- 教具:图片、PPT课件、小道具(如玩具、茶杯等)
- 环境布置:模拟“客人到访”的场景
- 音乐:轻柔背景音乐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思考:“你们有没有去别人家做过客?你去的时候是怎么做的?”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经历,激发他们的兴趣。
2. 情景导入(8分钟)
教师展示一张“小朋友去朋友家做客”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内容,提问:“你觉得这个小朋友做得对吗?为什么?”通过讨论,帮助幼儿理解哪些行为是恰当的,哪些是不合适的。
3. 学习做客礼仪(10分钟)
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幼儿介绍做客的基本礼仪:
- 到达时要敲门或按门铃,不能随意闯入。
- 见到主人要说“您好”、“打扰了”等礼貌用语。
- 不随便翻动别人的东西,不乱动他人的物品。
- 离开时要道别,并说“谢谢”、“再见”。
4. 情景模拟(15分钟)
将幼儿分成小组,进行角色扮演。一部分幼儿扮演“小客人”,另一部分扮演“小主人”。教师提供简单的道具,让幼儿在模拟环境中练习做客礼仪。例如:
- 客人敲门后,主人开门迎接。
- 客人说“你好”,主人回应“欢迎来到我家”。
- 客人坐下后,主人请喝茶或吃点心。
- 离开时,客人说“谢谢”、“再见”。
教师在一旁观察并给予指导,及时纠正不当行为。
5. 总结与延伸(5分钟)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今天学到的内容,强调做客礼仪的重要性。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使用礼貌用语,做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四、活动延伸:
- 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练习做客礼仪,家长可以配合进行情景演练。
- 在班级中设立“礼貌之星”评比,表扬在日常生活中表现良好的幼儿。
五、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情景教学和角色扮演,使幼儿在实践中掌握了基本的做客礼仪。今后可以结合更多生活情境,进一步丰富幼儿的社交经验,提升他们的文明素养。
---
注:本教案为原创内容,适用于中班幼儿的礼仪教育,旨在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和文明行为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