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写作技巧及常用套路.-20210527185454x】在公务员考试中,申论作为一门重要的科目,不仅考察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注重逻辑思维、政策理解与实际应用能力。许多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常常感到无从下手,尤其是在写作部分。本文将围绕“申论写作技巧及常用套路”展开探讨,帮助考生掌握实用的写作方法,提升应试水平。
一、明确申论写作的核心要素
申论写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审题准确:仔细阅读题目要求,把握题干中的关键词和核心问题。
2. 结构清晰:文章要有明确的开头、主体和结尾,逻辑层次分明。
3. 内容充实:结合材料内容,适当引用政策文件、社会热点或经典案例。
4. 语言规范:用词准确、表达流畅,避免口语化和错别字。
二、常见的申论写作结构
在实际考试中,常见的写作结构有以下几种:
1. 总分式结构
- 开头:点明主题,提出观点。
- 中间:分论点论述,每个段落围绕一个中心思想展开。
- 结尾:总结全文,呼应开头,提出建议或展望。
这种结构适用于议论文类题目,逻辑性强,便于阅卷人快速抓取要点。
2. 并列式结构
- 开头:引入话题,提出中心论点。
- 中间:多个分论点并列展开,每段内容独立但主题统一。
- 结尾:总结归纳,强化主题。
适用于分析型或对策型题目,强调多角度思考。
3. 对比式结构
- 开头:引出对比对象。
- 中间:分别分析正反两面,突出差异。
- 结尾:得出结论,提出启示。
适合于评价类或现象分析类题目,有助于增强论证的说服力。
三、常用的写作技巧
1. 善用材料
申论题目通常会提供一定量的材料,考生应善于从中提取关键信息,合理引用,避免脱离材料空谈。
2. 引用政策文件
如“十四五”规划、政府工作报告等,可以增强文章的权威性和政策性,体现出对国家大政方针的理解。
3. 加入现实案例
适当引用社会热点事件、典型人物事迹或地方经验,使文章更具真实感和说服力。
4. 语言简洁有力
避免冗长复杂的句子,使用简练、精准的表达方式,提高文章的可读性。
四、常见的写作套路
在备考过程中,考生可以借鉴一些通用的写作思路,帮助自己更快进入状态:
1. “问题—原因—对策”模式
适用于对策类题目:
- 问题:指出当前存在的问题。
- 原因: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
- 对策:提出解决办法,建议具体可行。
2. “意义—现状—挑战—未来”模式
适用于分析类或评论类题目:
- 意义:阐述该现象的重要性。
- 现状:描述当前的发展情况。
- 挑战:指出存在的困难或问题。
- 未来:展望发展方向,提出希望或建议。
3.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模式
适用于解释类或论述类题目:
- 是什么:明确概念或现象。
- 为什么:分析其背景、影响或原因。
- 怎么办:提出应对策略或改进方向。
五、注意事项
1. 避免套话过多:虽然可以借鉴常见结构,但要根据题目灵活调整,避免千篇一律。
2. 注意字数控制:一般情况下,申论作文字数控制在1000-1200字之间较为合适。
3. 保持客观中立:不偏激、不情绪化,以理性分析为主。
4. 反复修改润色:初稿完成后,建议进行多次修改,确保逻辑通顺、语言准确。
结语
申论写作并非难事,只要掌握好方法和技巧,就能在短时间内写出高质量的文章。希望本文能为备考者提供一些实用的参考,助你在考试中脱颖而出,取得理想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