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望江南(middot及超然台作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_宋代)】《望江南·超然台作》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在任职密州(今山东诸城)期间所作的一首词。此词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面对自然风光时的豁达心境与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全词语言清丽,意境深远,是苏轼词作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一、原文
望江南·超然台作
春未老,风细柳丝斜。
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二、注释
- 超然台:位于密州城东,为苏轼所建,寓意“超脱世俗之境”。
- 风细柳丝斜:春风轻拂,柳条随风摇曳。
- 半壕春水一城花:城外护城河中春水荡漾,城内百花盛开。
- 烟雨暗千家:细雨朦胧,笼罩着千家万户。
- 寒食后:寒食节过后,通常指清明前后。
- 酒醒却咨嗟:酒醒之后,心中感慨不已。
- 休对故人思故国:不要对着旧友思念故乡。
- 新火试新茶:用新取的火种煮新采的茶,象征新的开始。
- 诗酒趁年华:趁着青春年华,以诗酒自娱。
三、翻译
春天尚未过去,微风轻拂,柳枝轻轻摇曳。
我登上超然台远眺,只见护城河里春水缓缓流淌,城中百花盛开,烟雨迷蒙,笼罩着无数人家。
寒食节过后,酒意渐消,心中不禁生出无限感慨。
不要对着旧友思念故乡,不如用新火煮新茶,趁着年华尚在,尽情吟诗饮酒。
四、赏析
这首词以春日的美景起笔,描绘了密州城内外的生机盎然。通过“超然台”这一意象,体现出苏轼超脱尘世、寄情山水的心境。他虽身处异乡,却能从自然中汲取力量,表现出一种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下阕转入情感抒发,写寒食节后的感伤与思乡之情,但随即以“休对故人思故国”点明主题,强调不应沉溺于过往,而应珍惜当下,享受生活。结尾“诗酒趁年华”一句,更是道出了苏轼对人生的积极态度——即使身处逆境,也要把握时光,活出精彩。
整首词情景交融,既有自然之美,又有哲理之思,体现了苏轼“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处世智慧。
五、结语
《望江南·超然台作》不仅是一首描写春景的词作,更是一篇充满人生感悟的作品。它展现了苏轼在困境中依然保持豁达胸怀的精神风貌,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希望。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这首词都以其深邃的意境和真挚的情感,打动了无数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