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七级下册道法期中检测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
A. 言论自由
B. 受教育权
C. 隐私权
D. 选举权
2.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如何对待他人的隐私?
A. 好奇心强,随意打听
B. 尊重他人,不侵犯隐私
C. 传播他人秘密
D. 随意分享别人的信息
3. 以下哪项行为属于违法行为?
A. 爱护公共财物
B. 拾金不昧
C. 乱扔垃圾
D. 违反交通规则
4.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出自哪位思想家?
A. 孔子
B. 老子
C. 庄子
D. 墨子
5. 下列哪一项是维护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A. 有钱人可以优先乘车
B. 所有人都平等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C. 有权势的人可以逃避法律制裁
D. 个人利益高于一切
6. 我们在与人交往时应遵守的基本原则是:
A. 自私自利
B. 诚实守信
C. 欺骗他人
D. 不讲信用
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公正”指的是:
A. 人人平等
B. 个人利益至上
C.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 金钱决定一切
8. 在网络上,我们应该如何正确使用信息?
A. 传播谣言
B. 未经核实就转发
C. 不轻信、不传播虚假信息
D. 随意发布个人信息
9. 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该通过什么方式维权?
A. 用暴力手段解决
B. 向法院起诉或向有关部门投诉
C. 私自报复
D. 忍气吞声
10. 以下哪种行为是违反社会公德的?
A. 主动让座
B. 随地吐痰
C. 爱护花草树木
D. 文明出行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 简述什么是法治精神,并说明其重要性。
2. 结合实际生活,谈谈你对“诚信”的理解。
3. 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公民?
三、材料分析题(共20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某中学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要求学生遵守校规校纪,讲究文明礼仪,爱护校园环境。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部分学生存在乱扔垃圾、不按时完成作业、上课讲话等现象,影响了整体的学习氛围。
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现象反映出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四、论述题(共30分)
结合所学内容,谈谈你对“责任”这一概念的理解,并结合自身实际,说说你打算如何承担起一名中学生的责任。
参考答案(供教师参考)
一、选择题
1. D
2. B
3. D
4. A
5. B
6. B
7. C
8. C
9. B
10. B
二、简答题
1. 法治精神是指全体公民都必须依照法律办事,尊重法律权威,维护法律尊严。它是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有助于保障公民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公平正义。
2. 诚信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品质,意味着说话算数、言行一致、不欺骗他人。它不仅是个人品德的体现,也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3. 中学生应遵守校规校纪,努力学习,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做一个遵纪守法、有道德、有担当的好学生。
三、材料分析题
反映的问题包括:部分学生缺乏自律意识,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忽视了学校规章制度的重要性。
建议: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学生的责任感;设立监督机制,鼓励学生互相提醒;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增强集体荣誉感。
四、论述题
略(根据学生实际作答情况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