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总结】2017年,在上级农业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我乡镇紧紧围绕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这一核心任务,坚持“质量兴农、安全护农”的工作方针,扎实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强化源头治理和过程监管,确保了辖区内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
我乡镇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由分管领导牵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层层落实责任。同时,结合本乡镇实际,制定并完善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农产品生产档案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进一步规范了农业生产行为,提升了监管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二、强化宣传引导,提升群众意识
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广播、宣传栏、微信群、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广泛宣传《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提高农民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全年共组织各类培训活动6次,培训人员300余人次,发放宣传材料800余份,有效增强了群众的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
三、推进标准化生产,提升产品质量
积极推广绿色、无公害、有机农产品种植技术,鼓励和支持农户按照标准化要求进行生产。指导农民科学使用农药、化肥,严格控制使用量,减少环境污染。同时,加强对农资市场的监管,严查假冒伪劣产品,确保农资产品质量合格。全年共开展农资市场检查12次,查处违规经营行为3起,有力维护了市场秩序。
四、加强检测监控,筑牢安全防线
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依托乡镇农业服务中心,设立农产品质量检测点,定期对蔬菜、水果等重点农产品进行抽检。全年共完成抽检样本200余批次,合格率达98%以上,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产品,有效防范了质量安全风险。同时,积极配合上级部门开展专项检查,确保检测数据真实、准确。
五、完善追溯体系,提升监管效能
积极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指导部分农业企业、合作社和种养大户建立农产品生产档案,记录生产全过程信息,实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了监管效率,增强了消费者对本地农产品的信任度。
六、存在问题与改进方向
尽管我乡镇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部分农户质量安全意识仍较薄弱,个别生产基地监管不到位,检测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等。下一步,我乡镇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完善监管机制,强化队伍建设,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再上新台阶。
总之,2017年我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今后,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夯实基础,创新机制,努力打造更加安全、优质、放心的农产品供给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