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ldquo及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及rdquo及_作文700字_高一话题作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出自《太子少傅箴》,意思是:接近好人会变好,接近坏人会变坏。千百年来,这句话被广泛引用,成为教育人们要选择良友、远离恶人的经典名言。然而,在我看来,这种观点虽然有一定道理,但过于片面,忽视了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与内在修养的重要性。
首先,“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逻辑建立在一种被动接受的基础上,即认为人是环境的奴隶,无法自主改变自己。但事实上,一个人的成长不仅取决于外部环境,更取决于自身的意志力和判断力。比如,历史上的许多伟人,如孔子、苏格拉底、王阳明等,他们身处不同的社会环境,有的甚至身处污浊之地,但他们依然能够坚守本心,成就非凡。这说明,人的成长并非完全由外界决定,而是由自身的选择和努力所主导。
其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的,而不是单向的。如果一个人具备良好的品德和坚定的信念,他不仅能抵御不良环境的影响,还可能反过来影响他人,使周围的人向善。正如荀子所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但这并不意味着人只能被动地被环境塑造,而是强调环境对人的影响需要结合个人的主动选择。
再者,现代社会中,信息传播迅速,人们的接触面越来越广,仅靠“近朱者赤”来判断一个人的行为,显然不够全面。一个人可能身处恶劣环境,却因自身的道德修养和独立思考能力,而不被同化;相反,有些人即使身处良好环境,也可能因为缺乏自律而堕落。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将人的变化归结于环境,而应看到人的主观能动性。
综上所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虽有其合理性,但若将其视为绝对真理,则容易忽略人的内在力量。真正决定一个人走向的,不是环境本身,而是他如何面对环境,如何选择自己的道路。只有具备独立人格和坚定信念的人,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保持自我,实现真正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