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天气的影响苏教版(2017)】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初步了解常见的天气现象,如晴天、雨天、风天等,并能说出这些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讨论,培养学生关注天气变化的习惯,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天气及其影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增强环保意识,懂得根据天气合理安排活动。
二、教学重点:
- 认识不同的天气类型。
- 理解不同天气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
- 如何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天气变化带来的影响。
四、教学准备:
- 天气图片或视频资料。
- 课件PPT(包含天气图标、天气对生活影响的图片)。
- 学生课前收集的天气日记或照片。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每天早上起床后第一件事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继续问:“你们有没有注意到今天的天气怎么样?是晴天还是下雨呢?”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天气的影响》,看看不同的天气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变化。”
2. 新课讲解(15分钟)
(1)认识天气类型
展示多种天气图片(晴天、雨天、雪天、刮风天等),让学生识别并说出名称。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你最喜欢哪种天气?为什么?”
(2)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天气下人们的活动,如:
- 晴天:户外活动、晒衣服
- 雨天:打伞、穿雨鞋
- 风天:放风筝、风吹树叶
- 冬天:穿厚衣服、滑雪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如果遇到这样的天气,你会怎么做?”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教师适时引导总结。
3. 实践活动(10分钟)
开展“天气小调查”活动:
- 教师发放“天气记录表”,要求学生回家后观察一周的天气情况,并画出对应的天气图标。
- 下节课进行分享,评选“天气小达人”。
4. 总结与拓展(5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内容,强调天气变化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
布置课后任务:
“请同学们回家后和家长一起查找更多关于天气的知识,下节课我们一起来分享。”
六、板书设计:
```
天气的影响
1. 常见天气:晴天、雨天、风天、雪天
2. 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 晴天:适合户外活动
- 雨天:需要带伞
- 风天:可以放风筝
- 雪天:可以玩雪
```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直观的图片和贴近生活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天气的变化及影响。课堂互动积极,学生参与度高。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实际案例,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