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春节》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同仁:
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带来的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课文——《北京的春节》。这篇课文是老舍先生创作的一篇散文,生动描绘了北京地区过春节的传统习俗和热闹场景,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浓厚,具有很强的文化气息和地域特色。
接下来,我将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和句子,并能初步体会作者描写春节风俗的写作手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朗读、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春节的喜庆氛围,学习作者按时间顺序、详略得当地描写节日风俗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描写春节风俗的表达方式,感受北京春节的热闹与独特。
- 教学难点:
领会作者通过细节描写传达的情感,理解传统节日在当代社会中的意义与价值。
三、教学过程设计
1. 导入新课(5分钟)
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春节的视频或展示一些春节图片,引导学生回忆自己过年的经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热情。然后引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老舍笔下的《北京的春节》。”
2. 初读感知(10分钟)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圈画出文中提到的节日活动和时间线索,教师适时指导朗读技巧,如停顿、重音等。
3. 精读品味(20分钟)
分段讲解课文内容,重点分析作者是如何按照时间顺序来描写春节各个阶段的活动的。比如腊八、除夕、正月初一、元宵节等,引导学生找出描写细致、生动的语句,并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
4. 合作探究(10分钟)
小组讨论:为什么老舍先生把春节写得如此热闹?你认为这些传统习俗有什么意义?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经历发表看法,增强课堂互动性。
5. 总结升华(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主要内容,强调春节作为中华民族重要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同时启发学生思考:在现代社会中,我们该如何传承和发扬这些传统?
6. 作业布置(2分钟)
写一篇短文,介绍自己家乡过年的习俗,要求运用本文中学到的描写方法,做到条理清晰、内容具体。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朗读与感悟相结合,力求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浓浓的年味和文化的魅力。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对“腊八”“祭灶”等传统习俗不太熟悉,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好相关背景知识的铺垫,以便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总之,《北京的春节》不仅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更是一堂生动的文化教育课。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在感受春节喜庆氛围的同时,更加珍惜和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