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精选范文 >

中班音乐游戏《小老鼠与泡泡糖》(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中班音乐游戏《小老鼠与泡泡糖》(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急到原地打转,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25 22:59:12

中班音乐游戏《小老鼠与泡泡糖》(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一、活动名称:

《小老鼠与泡泡糖》音乐游戏

二、适用年龄:

幼儿园中班(4-5岁)

三、活动目标:

1. 通过音乐游戏,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感受节奏的变化。

2. 培养幼儿的听觉辨别能力,能根据音乐的不同情绪做出相应的动作反应。

3. 引导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体验合作与互动的乐趣,增强团队意识。

四、活动准备:

1. 音乐素材:《小老鼠与泡泡糖》背景音乐(可自行录制或选用适合的轻快音乐)。

2. 教具准备:小老鼠头饰若干、泡泡糖图片或实物模型。

3. 活动场地布置:宽敞、安全的室内空间,便于幼儿自由活动。

五、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以故事的形式引入:“今天我们要和一只可爱的小老鼠一起玩一个有趣的游戏,它最喜欢吃泡泡糖了,但是泡泡糖太粘了,有时候会把它的脚粘住哦!我们一起听听音乐,看看小老鼠是怎么跳舞的吧。”

2. 聆听与感受(5分钟)

播放《小老鼠与泡泡糖》音乐,引导幼儿闭上眼睛,仔细聆听音乐中的节奏变化,并鼓励他们用身体动作表达自己听到的感觉,如摇摆、跳跃等。

3. 游戏讲解(3分钟)

教师介绍游戏规则:

- 幼儿扮演“小老鼠”,戴上头饰。

- 当音乐响起时,小老鼠可以自由地跳舞、走动。

- 当音乐中出现“啪”的声音时,表示泡泡糖掉下来了,此时小老鼠要立刻停下来,做出“被泡泡糖粘住”的动作。

- 教师可以随机播放“泡泡糖”音效,增加游戏的趣味性。

4. 游戏进行(10分钟)

分组进行游戏,教师带领幼儿反复练习,逐渐加快节奏,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的快慢变化。

教师可在游戏中加入互动元素,如“谁被泡泡糖粘住了就请他表演一个小节目”。

5. 总结与分享(2分钟)

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你最喜欢音乐中的哪一部分?你觉得自己跳得怎么样?”

教师给予积极的鼓励与反馈,表扬孩子们的参与和表现。

六、延伸活动建议:

1. 在美工区提供材料,让幼儿制作“泡泡糖”或“小老鼠”手工作品。

2. 在语言区讲述与“小老鼠”相关的故事,拓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 结合音乐欣赏,引导幼儿尝试用身体打击乐为音乐伴奏。

七、注意事项:

1. 确保活动场地安全,避免幼儿在跑动中碰撞。

2. 根据幼儿的能力调整游戏难度,鼓励每位幼儿积极参与。

3. 注意控制音乐音量,避免影响幼儿听力。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生动有趣的音乐游戏,有效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同时,也锻炼了幼儿的听觉感知能力和肢体协调能力,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