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高考江苏语文(含解析)】2010年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作为当年全国高考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体现了江苏省语文教学的特色与要求,也反映了当时语文命题的整体趋势。本试卷在题型设置、内容选择和难度分配上均体现出较强的综合性和灵活性,尤其在阅读理解、语言运用和写作方面,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一、试卷结构分析
2010年江苏语文高考试卷整体分为四个部分:语言文字运用、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其中:
- 语言文字运用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包括字音、词语辨析、病句修改、语序调整等;
- 文言文阅读选取的是经典古文,注重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虚词的理解及翻译能力;
- 现代文阅读包含两篇文本,一篇为论述类文章,另一篇为文学类文本,重点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
- 作文则延续了江苏高考一贯的风格,题目贴近生活,具有较强的思辨性与开放性。
二、试题亮点与难点
1. 语言文字运用部分
该部分题目设计较为基础,但考查点细致,如“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这类题目,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和语感。同时,成语使用、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等也是考察的重点。
2. 文言文阅读
2010年江苏语文文言文阅读材料选自《史记·项羽本纪》中的节选段落,内容涉及楚汉相争的历史事件。考生需准确理解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并能进行文意概括与评价。这一部分对文言文基础较弱的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
3. 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部分分为两篇,分别为科技说明文与散文。前者注重逻辑推理与信息整合能力,后者则更强调情感体验与审美鉴赏。题目设计层次分明,既有直接信息提取题,也有需要深入思考的开放性问题。
4. 作文题目
2010年江苏高考作文题为:“绿色生活”,要求考生围绕“绿色”主题展开思考,可以从环境保护、生活方式、可持续发展等多个角度切入。该题目贴近现实,具有较强的社会意义,鼓励学生关注当下、思考未来。
三、参考答案与解析(简要)
1. 语言文字运用
- 第1题:选项D正确,其他选项存在语病。
- 第2题:C项“无以复加”使用不当,应为“无可厚非”。
- 第3题:B项搭配不当,“增强”应改为“提高”。
2. 文言文阅读
- 文言实词“举”在此处意为“攻占”;
- “于是”表示承接关系,应译为“在这时”;
- 全文大意为:项羽率军攻下城池,百姓归附,但他未能善待百姓,最终导致失败。
3. 现代文阅读
- 科技说明文部分重点考查对“低碳经济”的理解;
- 散文部分则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自然与生活的感悟。
4. 作文
- 高分作文往往立意明确,结构清晰,语言流畅;
- 建议从环保、节约资源、生态平衡等方面切入,结合自身经历或社会现象展开论述。
四、备考建议
对于备战高考的考生而言,2010年江苏语文试卷提供了宝贵的复习资料。建议在备考过程中:
- 夯实基础,重视字词积累与语法训练;
- 加强文言文阅读训练,提升文言文翻译与理解能力;
- 提高现代文阅读速度与信息提取能力;
- 注重写作训练,积累素材,提升语言表达水平。
结语
2010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以其严谨的命题风格和丰富的考查内容,为考生提供了一个全面展示语文素养的平台。通过认真分析与总结,可以帮助广大考生更好地把握高考语文的命题规律,提升应试能力,为未来的学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