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精选范文 >

2022年五年级上册数学《可能性》教案(公开课)人教版(1)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2022年五年级上册数学《可能性》教案(公开课)人教版(1),有没有人在啊?求不沉底!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20 02:37:32

2022年五年级上册数学《可能性》教案(公开课)人教版(1)】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初步理解“一定”、“可能”、“不可能”等描述事件发生可能性的词语,能够用这些词语来描述生活中的简单事件。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游戏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用数学眼光看待世界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理解“一定”、“可能”、“不可能”的含义,并能正确使用这些词语描述事件。

- 难点:区分“可能”与“一定”、“不可能”的不同情况,能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

三、教学准备:

- 教具:多媒体课件、骰子、硬币、卡片、小球等。

- 学具:每人一份练习纸、彩笔、记录表等。

四、教学过程:

1. 情境导入(5分钟)

教师出示一张图片:“明天会下雨吗?”并提问:“你觉得明天会不会下雨?为什么?”

引导学生思考:有些事情是确定的,有些是不确定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可能性”。

2. 新知探究(15分钟)

(1)活动一:掷硬币

教师示范掷一枚硬币,让学生观察正面和反面出现的可能性。

提问:“掷一枚硬币,可能出现什么结果?一定是正面吗?一定是反面吗?”

引导学生说出“可能正面,也可能反面”,从而引出“可能”这个词。

(2)活动二:摸球游戏

教师准备一个袋子,里面放有红球和蓝球若干个。请学生轮流摸球,记录每次摸到的颜色。

提问:“你摸到的是红球还是蓝球?有没有可能摸到黄球?”

引导学生发现:如果袋子里没有黄球,就“不可能”摸到;如果袋子里有红球,就“可能”摸到。

(3)归纳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三种情况:

- “一定”:一定会发生的事情。

- “可能”: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情。

- “不可能”:绝对不会发生的事情。

3. 巩固练习(10分钟)

(1)判断题练习:

出示几个生活中的例子,如:

- 太阳从西边升起。( )

- 明天会下雨。( )

- 我今天会考试。( )

学生独立判断,并说明理由。

(2)小组讨论:

每组抽取一张卡片,上面写着一个事件,如“今天晚上会看到月亮”、“我明天会去学校”等,小组讨论并判断属于哪种可能性。

4. 拓展提升(5分钟)

教师展示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如天气预报、抽奖活动等,让学生思考这些事件的可能性,并尝试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描述。

5. 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一定”、“可能”、“不可能”的区别和应用。

6. 布置作业(2分钟)

完成课本第91页的练习题,并回家后观察生活中有哪些事件是“一定”、“可能”或“不可能”的,写下来与同学分享。

五、板书设计:

```

可能性

一定:肯定会发生

可能: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

不可能:绝对不会发生

```

六、教学反思(课后填写):

本节课通过多种活动形式,帮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可能性”的概念,大部分学生能够准确使用相关词语进行描述。个别学生在理解“可能”和“一定”之间仍有混淆,需在后续教学中加强巩固。

备注:本教案为原创内容,结合人教版教材内容设计,适用于五年级数学课堂教学,适合公开课使用。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