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刘景文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赠刘景文》,理解诗中描绘的秋景及诗人对友人的勉励之情。掌握诗中重点字词的意思,如“荷尽”、“菊残”、“君看”等。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情境创设、图片辅助、朗读感悟等方式,引导学生走进古诗意境,体会诗人情感,提升学生的语言感受力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秋天的美丽与萧瑟,体会诗人对友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的赞美,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友情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 重点:理解诗意,感受诗中描绘的秋景和诗人的情感。
- 难点:体会诗人借景抒情的手法,理解“一年好景君须记”的深层含义。
三、教学准备:
- 多媒体课件(含相关图片、背景音乐)
- 课文朗读音频
- 生字卡片
- 秋天景色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出示秋天的图片,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秋天吗?为什么?”引导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眼中的秋天。接着引入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描写秋天的古诗——《赠刘景文》。”
2. 初读感知(8分钟)
- 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学生边听边标出不认识的字词。
- 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 教师抽查朗读情况,纠正发音错误。
3. 理解诗意(15分钟)
- 分组讨论: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 教师讲解重点词语:
- 荷尽:荷花凋谢了。
- 菊残:菊花枯萎了。
- 君看:你看。
- 一年好景:一年中最美好的时光。
- 引导学生结合图片,想象诗中描绘的秋景,体会诗人对友人的鼓励之情。
4. 情境体验(10分钟)
- 教师播放轻柔的背景音乐,引导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站在秋天的江边,看到满池的残荷、枯菊,感受到凉风拂面。
- 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此时的感受,并尝试用诗句表达。
5. 拓展延伸(7分钟)
- 鼓励学生查找其他描写秋天的古诗,如《山行》《望洞庭》等,进行对比阅读。
- 讨论:诗人为什么在秋天写这首诗?他想表达什么?
6. 总结升华(5分钟)
- 教师总结:这首诗不仅描绘了秋天的美景,更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鼓励与希望。
- 学生齐声朗读全诗,加深记忆。
7. 布置作业(2分钟)
- 背诵《赠刘景文》。
- 画一幅“秋日图”,并配上一句诗。
- 写一段话,说说你最喜欢诗中的哪一句,为什么。
五、板书设计:
```
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菊残秋色晚,
君看橙黄橘绿时。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
六、教学反思(可选)
本节课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古诗意境,但在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人情感方面还有待加强。今后可以多采用角色扮演、情景再现等方式,增强课堂互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