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通风及消毒制度】为了保障幼儿的身体健康,营造一个安全、卫生、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根据国家相关卫生防疫规定,结合本园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园通风及消毒管理制度。
一、通风管理
1. 日常通风要求
每天早晨入园前、下午放学后,应确保教室、活动室、寝室等主要场所充分通风。在天气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每日至少进行两次自然通风,每次不少于30分钟,保持空气流通。
2. 特殊天气应对
在雾霾、雨雪等不良天气条件下,应合理安排室内通风时间,可采用定时开窗或使用空气净化设备等方式,确保空气质量达标。
3. 通风记录制度
各班级需建立通风记录表,详细记录每日通风时间、天气情况及负责人签字,由保健老师定期检查并存档备查。
二、消毒管理
1. 常规消毒工作
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玩具、桌椅、地面等高频接触区域进行擦拭消毒,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消毒剂,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避免对幼儿造成伤害。
2. 重点区域消毒
如卫生间、厨房、医务室等区域,应加强清洁与消毒频率,每日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消毒,并做好消毒记录。
3. 传染病期间加强措施
在流行性疾病高发期,如流感、手足口病等,应根据疾控部门的要求,增加消毒频次,必要时对空气进行紫外线照射或使用化学药剂喷洒。
三、人员管理
1. 工作人员职责
保健教师负责监督和指导各班的通风与消毒工作,定期组织培训,提高教职工的卫生意识和操作能力。
2. 家长配合
通过家长会、通知等形式,向家长宣传通风与消毒的重要性,鼓励家长在家也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共同维护孩子的健康。
四、监督检查
1. 园领导应定期对通风及消毒工作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建立奖惩机制,对执行不到位的班级或个人进行通报批评,对表现优秀的给予表扬和奖励。
五、附则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幼儿园保健室负责解释和修订。
通过以上制度的实施,能够有效提升园所环境卫生水平,降低疾病传播风险,为幼儿提供一个更加健康、安全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