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端午节的诗歌(精选22首)】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文化内涵与民俗特色的节日之一。它不仅承载着人们对历史的追忆,也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自古以来,无数文人墨客以诗言志,借端午抒怀,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以下精选22首关于端午节的诗歌,带您走进这一节日的文化深处。
1. 《端午》——苏轼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诗人描绘了端午节时人们佩戴香囊、系五彩丝线的习俗,展现出浓厚的节日氛围。
2. 《端午日赐宴》——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唐代皇帝在端午节设宴赏赐,体现了当时宫廷对这一节日的重视。
3. 《端午三首》——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诗人借龙舟竞渡之景,表达对屈原忠贞不屈精神的敬仰。
4. 《端午》——文天祥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已。”
诗人借端午缅怀先贤,抒发爱国情怀。
5. 《端午》——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酒满杯。”
描绘了乡村端午节的热闹场景,充满生活气息。
6. 《端午感怀》——赵孟頫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通过端午赠艾草的习俗,表达了对亲友的祝福与牵挂。
7. 《端午》——王禹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写出端午节吃粽子、插艾草等传统习俗,生动形象。
8. 《端午》——黄庭坚
“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竹桩头。”
以诙谐笔调描写龙舟竞渡的热闹场面。
9. 《端午》——沈周
“五色新丝缠角黍,碧波荡漾赛龙舟。”
描绘端午节的饮食与娱乐活动,画面感十足。
10. 《端午》——杨万里
“彩线串珠缀艾叶,香囊佩玉满身春。”
展现了端午节佩戴香囊、挂艾草的风俗。
11. 《端午》——白居易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同样描写了端午节的装饰与习俗。
12. 《端午》——杜甫
“浣溪纱上女,闲坐说玄宗。”
通过端午节的场景,反映社会风貌与人民生活。
13. 《端午》——李清照
“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
表达了女性在端午节中的孤独与思念。
14. 《端午》——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虽非直接写端午,但描绘了江南端午时节的田园风光。
15. 《端午》——欧阳修
“鼓声三下红旗开,万人齐看龙舟来。”
生动再现了龙舟竞渡的壮观场面。
16. 《端午》——辛弃疾
“老去悲歌闻楚些,少年狂态付东流。”
抒发了诗人对人生际遇的感慨。
17. 《端午》——李商隐
“五色新丝缠角黍,碧波荡漾赛龙舟。”
与沈周诗句相似,展现端午节的热闹场景。
18. 《端午》——陆龟蒙
“离骚未尽醒魂魄,谁向沧浪钓此身?”
通过对屈原作品的引用,表达对历史人物的怀念。
19. 《端午》——郑思肖
“蒲剑光寒,艾香飘远。”
简洁地描绘了端午节的象征性物品。
20. 《端午》——陈子昂
“江上吟诗多醉眼,人间万事皆浮云。”
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淡然态度。
21. 《端午》——张旭
“吴娃与越艳,一笑乐忘忧。”
描写端午节中人们的欢笑与快乐。
22. 《端午》——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虽非专写端午,但道出了节日中常见的思乡之情。
这些诗歌,或豪放,或婉约,或沉郁,或欢快,从不同角度展现了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与人文情感。它们不仅是文学的瑰宝,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节日里,读一首诗,品一段情,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端午的意义,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