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德育活动教案】一、活动名称:
《分享的快乐》
二、活动目标:
1. 让幼儿理解“分享”是一种美好的行为,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物品和快乐。
2. 培养幼儿的同理心和合作意识,增强集体归属感。
3. 通过互动游戏和情景模拟,引导幼儿体验分享带来的愉悦感。
三、适用年龄:
3—6岁幼儿(中班至大班)
四、活动准备:
1. 各种玩具、图书、水果等实物若干。
2. 情景图片或动画短片(内容为小朋友之间分享物品的情景)。
3. 音乐《分享歌》(可自编或选用适合儿童的轻快音乐)。
4. 教师提前布置一个“分享角”,放置一些可以带回家的物品。
五、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用亲切的语言引入主题:“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和别人一起玩过玩具?有没有把好吃的东西分给好朋友?”
播放一段关于小朋友分享的动画短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他们为什么开心?如果自己没有分享,会怎么样?”
2. 情境体验(10分钟)
教师设置几个情境场景,如:“小明有一个漂亮的玩具车,他不想和别人玩。”
请几位幼儿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情景表演,让其他幼儿观察并说出感受。
引导幼儿思考:“如果你是小明,你会怎么做?如果你是别人,你希望得到什么?”
3. 实践操作(15分钟)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些物品(如积木、图画本、糖果等),鼓励他们互相交换、分享。
教师在一旁观察并适时引导,如:“你可以把这本图画书借给小红看看吗?”“你愿意和小朋友一起玩这个玩具吗?”
4. 歌曲律动(5分钟)
播放《分享歌》,带领幼儿边唱边跳,通过轻松愉快的节奏强化“分享”的概念。
歌词示例:
“分享真快乐,大家笑呵呵,
你给我一颗糖,我送你一本书,
我们一起玩,开心又快乐。”
5. 总结延伸(5分钟)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分享的重要性,分享不仅能让我们交到朋友,还能让自己更快乐。”
鼓励幼儿回家后和家人分享自己的玩具或食物,并记录下自己的感受。
六、活动延伸:
1. 在班级设立“分享角”,鼓励幼儿每天带一件小物品来园,供其他小朋友轮流使用。
2. 开展“我是小帮手”活动,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帮助他人,如帮忙整理玩具、递纸巾等。
七、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多种方式让幼儿感受到分享的意义,大部分孩子能够积极参与并表达自己的想法。个别幼儿在初期表现出不愿意分享,教师应给予更多鼓励和引导,逐步培养其分享意识。
八、注意事项:
1. 确保所有物品干净卫生,避免引发过敏或疾病。
2. 活动过程中注意安全,防止幼儿因争抢物品而发生冲突。
3. 教师应多关注内向或害羞的幼儿,鼓励他们勇敢表达和参与。
备注:
本教案可根据不同班级幼儿的特点进行调整,注重个体差异,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活动中获得成长与快乐。